以下介绍:京津冀高校“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工作联席会召开
9月28日上午,京津冀高校“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工作联席会,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理事长吴付来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秦世成,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建奇,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万龙、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晖,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孙兰英,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柴艳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伟,北京服装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主任席宇梅等5所协同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会议。中国人民大学统战部部长兼宣传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齐鹏飞,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杨凤城,科研处副处长牟锋,马克思主义学院梁树发教授、秦宣教授、黄继锋教授、侯衍社副院长、张旭副院长、陈崎副院长、王易副院长、吉昌华副书记等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郝立新主持会议。
吴付来副书记在讲话中介绍了中心概况、前期工作和下一步工作设想,并提出中心工作下一步重点:一是进一步加强中国人民大学与各协同单位的友好合作,整合教学科研资源,优势互补,打造学术共同体,推出高质量协同攻关成果;二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着力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十卷本)》等重要著作的撰写和出版工作;三是加强社会服务工作,加强智库建设,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四是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扩大中心在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把中心打造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阵地。
随后,吴付来副书记、郝立新院长向5家协同单位领导授牌,并合影留念。
郝立新院长简要介绍了中心的申报过程、年度任务、经费情况。他希望五家协同单位的专家积极参与,携手合作、协同创新,加强学术交流和协同合作,以课题形式落实研究领域的“八大主题”,推进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五家协同单位的负责人秦世成副书记、武建奇副校长、林万龙院长、胡伟院长、孙兰英主任、柴艳萍院长、席宇梅主任和张晖副院长分别介绍了本单位的特色优势、工作重点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希望以中心为良好平台,加强中国人民大学与五家协同单位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宣教授、梁树发教授、侯衍社副院长分别从提升学术含量、发挥整体特色、实现实质合作、完善运行体制机制等方面为中心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是京津冀地区首批成立的11家“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之一,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组织实施,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天津大学及河北经贸大学共同组成。中心致力于汇聚京津冀地区高校资源优势,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中心,探索协同创新模式,着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高地、理论人才基地和理论高端智库。还有其他想要咨询了解的,可直接联系我们的在线老师,获取更加详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