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介绍: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举办第十届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下面就跟随在职研究生考试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0月28日上午,第十届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暨环境科学与工程新理论、新技术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召开。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出席了本次开幕式。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士倪晋仁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士郝吉明做主旨报告。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的150名参会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第十届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由清华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区域环境质量协调创新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共同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期刊协办。本会议由博士生组织、主持并参与评审,形成了以博士生为主体的高水平学术研讨和学术争论的氛围,做到了“博士生自己的会议”。
首先,杨斌在会议上致欢迎辞。杨斌介绍说,会议是在清华大学提出的“绿色大学”理念基础上举办的全国性博士生学术论坛。十年来,秉承“交流碰撞启创新之路,厚积博采成一家之言”的宗旨,以环境科学与工程新理论、新技术为主题,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国规模与影响力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生学术交流平台。他希望各位同学在会议中能砥砺思想、激烈讨论,在会议外能广交朋友、增进友谊,努力成为我国环保事业的中流砥柱。
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博士生岳玲莉作为参会代表发言,她回顾了三次参会的收获,表达了对第十届会议的祝福。最后,她以清华校训共勉,期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开拓与创新,让环境更加美好。
随后,倪晋仁做了题为《放眼全球大河,聚焦物质通量》的主旨报告。从世界大河排名和数量的争议开始,他带领与会人员走过西伯利亚的鄂毕河,中国的长江以及巴西的亚马逊河,指出世界大河研究是“物质-自然-人类”的研究,只有充分认识河流水环境与生物体的统一,聚焦河流全物质通量,才能解决互相关联的复杂问题。
最后,郝吉明做了题为《新时期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的报告。他从国家政策、立法动态、产业规划、人类生活评估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从多方位介绍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的成果。同时,大气污染物减排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在PM2.5时代,清华会担起重任,从环境保护的重大需求出发,走“科学-技术-国家政策”和“技术-装备-引领产业”两条路线,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本次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历时3天,参会博士生围绕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环境经济管理与政策、环境化学与材料、环境生态与健康、能源与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分别在11个分会场汇报各自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激烈而深入的讨论。
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伟,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毅教授等也出席了会议。
以上就是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举办第十届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的相关情况,还有其他问题想要了解的,可直接联系我们的在线老师,获取更加详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