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三院遗址·清华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地”纪念物落成!
在职研究生考试网小编帮我们一起介绍一下吧。
12月30日上午,“三院遗址·
清华大学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地”纪念物落成揭幕仪式在图书馆南侧草坪举行。校党委书记陈旭,原校党委书记、校史编委会副主任方惠坚、贺美英,纪念物设计指导、著名建筑学家关肇邺,老党员代表凌瑞骥、邵敏,学生代表蔡润夏等共同为纪念物揭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清华党组织建立90周年,也是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为继承和弘扬清华优良的文化传统和光荣的革命传统,经校史研究室建议,学校决定在三院原址——清华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附近设立纪念物。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宋平为纪念物题写了“三院遗址”四个大字。
副校长吉俊民、校党委副书记李一兵,学校老领导庄丽君、胡显章、张再兴、叶宏开、孙道祥、韩景阳等出席揭幕仪式。校党委副书记、校史编委会主任邓卫主持仪式。
陈旭在讲话中指出,三院从一座建筑的角度,既展现了清华的悠久历史,又记载着清华人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追求真理、英勇斗争的历程。在纪念清华党组织建立90周年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树立“三院遗址·清华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地”纪念物,就是要提醒全校师生员工勿忘历史、面向未来,大力弘扬清华优良的文化传统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不懈奋斗。
陈旭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充分利用清华丰富的历史和人文资源,广泛开展校史研究和校史教育,大力建设包括校园雕塑、景点等在内的大学文化,是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对于教育和鞭策广大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希望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总结发扬清华大学的优良传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105周年校庆贺信的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树立自信、勇于进取,培养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人才,努力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方面走在前列,为国家、为民族作出更大的贡献!
方惠坚回顾了清华党组织成立和发展壮大的历史,强调清华党组织自成立以来、90年时间里一直没有中断过。今天,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清华党组织要继续继承先辈的革命传统,把清华大学建设得更好。
关肇邺院士在仪式上表示,自己在清华园学习、工作已近70年。入校时很多课程都是在三院上的,对校园、对这些老建筑都特别有感情。三院虽然已经拆除了,但希望通过这个纪念物,让大家缅怀和铭记这段历史。
热能系博士生蔡润夏作为学生代表做了发言。他说,“爱国奉献”始终是清华学子的主旋律,无论是抗战时期的清华英烈,还是建国后的“两弹元勋”,无数清华学子秉持着内心的信念,始终与祖国、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青年一代要继承先辈们的遗志,担起肩上的责任,用自己的所知所学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三院遗址·清华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地”纪念物设立在图书馆逸夫馆东南门和西南门之间的草坪内,该处恰为原三院正门所在位置。
纪念物由建筑学院王青春、程晓喜副教授等完成设计,选用红砂岩石制成。造型为中国的经幢形式融合西方的方尖碑形式的塔形纪念物,下宽约56厘米,上宽约53厘米,高1.4米。纪念物顶部,以三院主体建筑薄浮雕的形式慢慢渐显,象征党的革命历程逐步发出耀眼光芒;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慢慢渐隐,象征随着时代前行,老三院在岁月中慢慢隐去,为新的建筑取代,留下遗址任后人遐思缅怀。纪念物正面镌刻着百岁老学长宋平题写的“三院遗址”以及魏碑体的“清华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地”字样,背面保留了边框的原始石面,中间锵平的长方形内镌刻铭文。整个纪念物庄重典雅,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学校有关部处负责人,纪念物首倡者和设计师代表,部分老党员、师生员工和校友代表等约80人共同参加了揭幕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