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查目标
《地理学基础》是湖北师范大学地理学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课考试科目。科目考试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现代地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研究方法、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学术思想。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类地理现象和环境的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具备解决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的能力;评价考生已具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和素质。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简答题:5 小题,每小题 12 分,60 分;
分析论述题:3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四)主要参考书目
1.《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赵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三、考查范围
(一)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1、理解大气组成的成分及其作用,掌握太阳辐射、温室效应及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2、理解降水的形成、类型,掌握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和降水量的地理分布。
3、掌握作用于空气的力,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掌握行星风系、季风环流及局地环流的特性及其运动。
4、理解气候的概念,掌握气候系统的组成及特性。
5、掌握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原因,理解气候变化简史,了解未来气候的可能变化。
(二)海洋和陆地水
1、掌握水循环的主要过程,理解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规律。
2、理解洋流的成因、分类和主要洋流,理解近百年的海平面变化以及 21 世纪海平面上升的预测。
3、掌握河流、水系、流域、地下水等概念,理解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掌握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分类。
4、掌握成冰作用过程与冰川类型,理解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土壤圈
1、了解土壤及土壤肥力的概念,理解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2、理解土壤形态的特征,掌握土壤的物质组成,包括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等。
3、了解土壤因素学说,掌握成土因素对土壤的形成作用。
4、掌握土壤的分类、理解土壤分布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四)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1、掌握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理解生态因子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特性。
2、了解种群及其一般特征,理解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的结构、群落环境、群落的动态、群落的外貌与植物的生活型特性。
3、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
4、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与分布规律, 掌握水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与类型。
5、理解生物多样性概念,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其意义。
(五)人文地理学学科概况
1、理解人文地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以及在地理学中的地位,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2、能够立足学科体系视角,理解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掌握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构成及其主要研究内容,能够联系现实需求解释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应用领域。
4、理解重要人文地理学家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观点。
5、掌握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了解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能够运用现代分析技术手段开展人文地理问题研究。
6、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和发展,理解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六)人文地理学重要基础理论
1、理解文化的内涵。掌握文化区的概念与类型。了解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能够运用扩散理论分析人文地理现象的空间演化过程。
2、掌握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等理论的内涵。能够运用以上理论解释现实产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
3、理解人口转型模式。了解人口迁移方式与类型,理解人口迁移原因。了解我国人口迁移特征、世界及我国人口问题。
4、了解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理解经典人地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掌握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能够紧密联系现实,辨析人类行为与环境变迁的关系,解释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5、掌握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
(七)工业化、城乡发展与全球化
1、掌握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2、掌握城镇化、郊区化的概念,了解世界及我国城镇化过程。掌握城市体系的内涵,理解世界及我国城市体系发展。
3、掌握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原理。掌握芝加哥学派城市土地利用三大经典模式。
4、掌握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了解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5、了解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注:本文文字转载自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