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生单位(盖公章):音乐学院
二、考试类型:初试
三、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10音乐理论综合
Ⅰ考查目标
《音乐理论综合》是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科教学(音乐),代码:045111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科目之一。主要考察应试者对音乐学及相关专业本科阶段的骨干课程《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曲式与作品分析》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对《中外音乐史》的基础知识、基本内容有全面了解。重点对不同时期的音乐文化史实,音乐文化现象,作曲家及其音乐创作、音乐风格有清晰认识。掌握曲式基本理论,能分析指定作品的整体结构性质并写出结构图示。能用适当的文字描述分析对象在结构、和声、材料等方面的处理情况及发展脉络。能总结分析对象在结构、和声、材料等方面的特点、风格。能在上述分析要求的基础上理解分析对象的形象表达。具备进一步提高音乐艺术水平和学历层次的理论基础。
Ⅱ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中国音乐史
(一)远古、夏、商时期的音乐
1、主要乐舞、乐歌及其特点
2、主要乐器
3、古文献中关于音乐起源的观念
(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
1、礼乐制度
2、音乐机构
3、宫廷音乐
4、民间音乐
5、“八音”乐器分类法
6、乐律学理论
7、音乐美学思想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1、乐府
2、相和歌、清商乐
3、鼓吹乐
4、百戏、民间歌舞、歌舞戏
5、乐器和器乐发展
6、乐律学理论
7、音乐美学思想
8、音乐文化交流
(四)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
1、隋唐时期的燕乐
2、唐代主要的音乐机构和职能
3、说唱音乐和歌舞戏
4、乐器和器乐的发展
5、乐律学理论
6、重要音乐文献和音乐交流
(五)宋、元时期的音乐
1、宋代曲子与元代散曲
2、说唱音乐
3、戏曲音乐
4、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5、乐律学的重要成果
6、重要的音乐论著
(六)明、清时期的音乐
1、民歌与民间歌舞
2、说唱音乐
3、戏曲音乐
4、乐器和器乐的发展
5、乐律学的重要成果
6、重要曲谱
(七)近现代音乐史发展
1、近现代传统音乐的基本情况及新发展
2、西洋音乐文化的传入和学堂乐歌的产生、发展与历史意义
3、音乐理论的初步研究和发展
4、作曲家及其音乐创作。
5、近现代不同时期主要的音乐社团、专业音乐院校,以及音乐思潮和运动
6、秧歌剧和民族歌剧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部分外国音乐史
(一)古代希腊和罗马的音乐
1、主要的乐器
2、古希腊的调式理论和音乐美学思想
3、古希腊悲剧
4、古罗马音乐的特征和基督教音乐的兴起
(二)中世纪的音乐
1、格里高利圣咏
2、复调的兴起
3、教会调式和记谱法的发展
4、法国游吟诗人、德国恋歌诗人
5、十四世纪“新艺术”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1、文艺复兴时期的定义和整个时期的音乐文化特点
2、主要的音乐流派和作曲家
3、意大利牧歌、法国歌谣曲、德国名歌手
(四)巴罗克时期的音乐
1、“巴罗克”一词的来源和巴罗克音乐的整体风格
2、歌剧的诞生及其早期的发展
3、器乐的发展
4、亨德尔和巴赫及其音乐创作
(五)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1、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整体概述(时期的划分,音乐风格的归纳)
2、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喜歌剧的兴起与繁荣
3、前古典时期的器乐
4、维也纳古典乐派,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及其音乐创作
(六)浪漫主义音乐
1、浪漫主义音乐的整体和不同时期的音乐整体风格特点
2、作曲家及其音乐创作。主要考察的作曲家:韦伯、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勃拉姆斯、瓦格纳、马勒、R.施特劳斯、肖邦、李斯特、柏辽兹、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柴可夫斯基、西贝柳斯、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等
3、19世纪产生的新的歌剧体裁,新的歌剧流派,意、法、德歌剧的发展
4、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的歌剧创作
5、民族乐派产生的原因、基本特点、代表团体和作曲家
(七)印象主义音乐和20世纪音乐
1、法国印象主义的产生背景和整体风格,德彪西、拉威尔及其音乐创作
2、20世纪主要音乐流派(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微分音音乐、噪音音乐、序列音乐、偶然音乐、电子音乐等)及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第三部分曲式分析基础
1、曲式的定义与概述
2、有关曲式结构的一些基本术语概念
3、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
4、音乐的陈述类型
5、音乐的表现手段
6、乐段与一部曲式
7、单二部曲式
8、单三部曲式
9、复三部曲式
10、复二部曲式
11、变奏曲式
12、回旋曲式
13、奏鸣曲式
14、回旋奏鸣曲式
Ⅲ参考书目
1.《曲式分析基础教程》(第二版),高为杰、陈丹布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中国音乐通史简编》(修订版),孙继南、周柱铨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
3.《西方音乐通史》(2016修订版),于润洋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20年。
注:本文文字转载自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