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
1、大脑皮层的布洛卡区属于( )
A.躯体感觉区 B.躯体运动区 C.言语听觉区 D.言语运动区
2.若将一个灰色圆环放在黄色背景上,则圆环呈现蓝色,这一现象属于( )
A.视觉对比 B.视觉适应 C.视觉后像 D.边界突出
3.布鲁纳研究概念形成时所利用的方法是( )
A.真实概念 B.人工概念 C.聚焦策略 D.扫描策略
4.“16种人格因素调查(16PF)”的理论基础是( )
A.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B.人格的多元类型理论
C.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D.人格的对立类型理论
5.在弗洛伊德看来,遵循现实原则的是( )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自我理想
6.皮亚杰在研究中问儿童“红花多还是花多”,这是为了研究儿童( )
A.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B.客体永久性概念
C.对类包含的理解 D.对守恒概念的理解
7.用同一种测验对同一组受测者前后施测两次所获得的信度是( )
A.重测信度 B.复本信度 C.分半信度 D.同质性信度
8.为了消除“实验者效应”和“霍桑效应”,可采用 ( )
A. 单盲程序 B.双盲程序 C.平衡程序 D.随机程序
9.考察学生性别与智商的相关,应该计算( )
A.积差相关 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C.点二列相关 D.肯德尔和谐系数
10.下列检验两总体分布差异的方法中属于非参数检验的是( )
A.Z检验 B.中数检验 C.t检验 D.F检验
11.一个3x4实验设计的自变量个数是( )
A.2 B.3 C.4 D.12
12.一项实验研究有A、B两种实验处理,如果采用被试内设计,通常用平衡法来控制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此时实验处理的顺序应该是( )
A."AB" B."ABBA" C."BA" D."AABB"
13.下列统计量中受极端数据影响较小的是( )
A平均数 B.方差 C.标准差 D.中位数
14.测验项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的鉴别能力称为( )
A相关度 B测验效度 C.区分度 D.测验信度
15.能提供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的智力测验是( )
A.比纳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
C.瑞文测险 D.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16.适合于计数数据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方法是( )
A.Z检验 B.方差分析 C.t检验 D.卡方检验
17.建立在官能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换说
18.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 )
A. 亲历学习 B.直接学习 C.观察学习 D.自我学习
19.一直致力于群体动力学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A.谢里夫 B.阿希 C.津里多 D.勒温
20.人们通过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形成的对于某一事物为固定的看法,称作( )
A.刻板印象 B.晕轮效应 C.第一印象 D.熟悉效应
二、名词解释:
1. 人格
2. 态度
3. 依恋
4. 正迁移
5. 构想效度
6. 学习策略
7.亲社会行为
8.标准正态分布
三、简答:
1. 思维的特征
2. 注意的含义和特点
3. 实验法显著特点
4. 建立常模团体应达到的要求
5.心理学研究课题选择的策略
6.制作次数分布表的基本步骤
四、论述:
1. 结合实例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 论述维果斯基有关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D) 11.(A)
2.(A) 12.(B)
3.(B) 13.(D)
4.(C) 14.(C)
5.(B) 15.(D)
6.(C) 16.(D)
7.(A) 17.(A)
8. (B) 18.(C)
9.(C) 19.(D)
10.(B) 20.(A)
二、名词解释:
1. 人格
答:人格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影响着人的内隐和外显行为的心理特征。
2. 态度
答: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的倾向。态度包括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动成分。
3. 依恋
答: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由于婴孩的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所以婴孩的依恋又称为母婴依恋。
4. 正迁移
答:又称积极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或促进作用,如已有的知识,技能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得到利用,产生“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5. 构想效度
答:构想效度是测验对某一理论概念或特质测量的程度。
6. 学习策略
答:是个人的学习方法和个人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技能,它是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包括具体方法、技能。
7.亲社会行为
答: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许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8.标准正态分布
答:均值μ=0,方差σ2=1的正态分布叫标准正态分布。
三、简答:
1. 思维的特征
答: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具有以下特征:
(1)概括性:即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是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思维不是简单地再现经验,而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建构的过程。
2. 注意的含义和特点
答: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以下两个特点:
(1)指向性:是指人在某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
(2)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这就是注意的集中性。如果说,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某个对象,那么,集中性就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心理活动或意识的强度大,紧张度高,注意也就越集中。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缩小。这时候,他对自己周围的一切就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密不可分的。
3. 实验法显著特点
答:实验法是指在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求心理现象的原因、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对变量的控制和对因果关系的揭示是实验法的基本目标。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实验法的显著特点是:
①要操纵或控制变量,人为地创设一定的情境;
②基本目的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③有严格的研究设计,包括被试选择、研究的测量和工具、实验程序、设计分析方法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4. 建立常模团体应达到的要求
答:参照常模解释分数,通常是将被试的分数直接或间接的以在某个团体中的相对等级或相对位置来表示。这个用来比较的参照团体,就是常模团体,它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组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选择和确定常模时,要注意常模的要求:
(1)群体必须明确:选定多少常模团体,依赖于对测验将要施测的群体的认识。
(2)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随机取样、分层取样,或者结合起来使用。
(3)样本大小要适当:取决于总体的数目、研究需要、群体性质、试测结果。
(4)注意常模的时间性:常模需定期修订,在选择合适常模时,要注意选择较新近的常模。
(5)注意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的结合:测验手册上所列的常模通常是为典型团体建立的,
不一定适合使用者的具体情况,可以为特定目的测验建立特殊常模。测验使用者可将特
殊常模与一般常模结合起来,从而获得最大量的信息。
5.心理学研究课题选择的策略
答:(1)从社会实践、现实生活中选择课题
心理学课题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解决社会实践、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应
审时度势,根据社会的需要,看清时代的潮流,选择当前社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
题作为研究课题。
(2)从理论观点中选择课题
具体来说有:为证实他人或自已的某一理论观点而选择相应课题;根据不同理论观点之
争选择课题。
(3)从研究文献中选择课题
通过查阅与评价研究文献可选择课题,其中应特别注意和思考在已有研究文献中忽略研
究的一些问题,研究结果中相互矛盾的地方和方法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的某些研究进
行必要的重复。
(4)在研究过程中选择课题
随着研究的进行和深入,将会发现许多新的线索、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遇到各种意
外事件,进而提出或构思出需要研究的许多新课题。
(5)根据当代科学在理论、方法、学科交叉等方面的新进展选择课题。
6.制作次数分布表的基本步骤
答:当数据很大时,将所有的数据划分成若分组区间,然后将数据按照数值大小规划到相应的组别内,分别统计各个组别中包括的数据个数,再用列表的方式呈现出来,构成分组次数分布表。
(1)求全距:找出最大数与最小数,求其差数,称为全距。
(2)确定组数:组数(K)一般为10~20组,常取12~16组,或可用公式计算取近似整数。
(3)求组距:组距(i)是任意一组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组距i=全距/K,取近似整数值。
(4)确定分组的精确上、下限:分组区间的起点值与终点值,分别叫做组下限与组上限。
(5)登记次数:按精确上、下限之规定划分、登记,将数据归到相应的组间内。
(6)标出组中值:一个组的组中值是该组内数据的代表值,它等于该组精确上限与精确下限之和的一半,或等于该组精确下限加上半组距。
四、论述:
1. 结合实例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被有机体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它表现为机体对内部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当这些要求引起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并被机体感受到时,就成为人们的动机需要。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最低层次是生理需要,往上依次是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之间的关系是: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在高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的需要;在人类的进化以及个体的发展中,低级需要出现较早,而高级需要出现较晚;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当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将出现直接的生命危机;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需的,但是高级需要与人的健康成长紧密联系,高级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得到生理、心理的健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比较完整的需要理论,它系统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发生发展与需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马斯洛提出了人和动物共有的低级需要和入独自具有的复杂需要,这就否定了弗洛伊德只有一类本能需要的理论。
然而,马斯洛的理论存在着形而上学的色彩。他片面强调个人的价值与实现,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作为有社会意识的人的行为,并非总是按马斯洛的理论所估计的那样按层次出现。大部分人往往在不同时期被不同的需要所激发,有时不顾某些低级的需要而直接出现高级的需要。
注:实例言之有理即可
2. 论述维果斯基有关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关系
答:维果斯基是苏联的心理学家,他就教学与儿童智力的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以下三个非常重要的思想
第一,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经过努力,特别是在有能力的同伴或成人帮助下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水平。在这两种水平间存在着差异地带,这个差异地带就是“最近发展区”(17名)。 最理想的教学要求,是既要高于儿童原有的智力水平,又要是儿童经过努力所能够达到的。
第二,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发展,它决定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容、表现、水平和速度。
第三,提出“学习最佳期限”的思想。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作用的问题上,维果斯基强调“学习的最佳期限”的概念。他认为儿童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的问题,让儿童在最佳年龄里学习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