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数据的特点与初步整理
1. 对用米尺测得的一组运动员的身高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通常( )
A 不可加减乘除
B 可以加减乘除
C 可以乘除,不可以加减
D 可以加减,不可乘除
2. 一组被试按其对于杯子的喜好程度进行了排序,所获得的数据的统计处理通常是()
A 不可加减乘除
B 可加减乘除
C 可乘除,不可加减
D 可加减,不可乘除
3.有一组数据表示的是一次英语考试中每个学生在班级的名次,对这种数据( )。
A 可以进行加减乘除
B 不能进行加减乘除
C 可以加减不能乘除
D 可以乘除不能加减
4.能够进行加减运算,但是不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是( ):
A 称名数据 B顺序数据
C等距数据 D比率数据
5. 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获得的“名次”属于()
A 等比数据 B 等级数据
C 分类数据 D 等距数据
6.一项研究涉及到职业,我们用1表示“农民”,用2表示“教师”,3表示“公务员”,这里的数据123属于()
A 等级数据
B 比率数据
C 称名数据
D 等距数据
7.以摄氏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属于()
A 等比数据
B 等级数据
C 分类数据
D 等距数据
8.有一组数据, 3,5,8,8,10,15,将它们从小到大排出等级,便于统计分析,它们排出的等级顺序是( )
A 1 ,2 ,3 ,3 ,4 ,5
B 1, 2 ,3, 3 ,5, 6
C 1, 2 ,3.5 ,3.5, 5 ,6
D 1, 2, 3 ,4 ,5, 6
9. 适合于计数数据的统计图是()
A 直方图 B 条形图
C 次数多边形 D 累加次数分布图
10. 适合于表示总体内部各部分间的比例关系的统计图是()
A 折线图 B 直方图 C 圆形图 D 条形图
11.以下统计量中,用于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是( )
A 全距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平均数
12.反映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是( )
A 方差 B 全距 C 平均数 D 变异系数
13. 以下统计量中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离散趋势的是( )
A 平均数 B 众数 C 中数 D 差异系数
14. 描述数据离中趋势的是 ( )
A.中数 B.几何平均数 C.方差 D.算数平均数
15. 将一组数据按数值大小排序,位于序列中间的是( )
A 众数 B 中数 C 算术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
16. 在次数分布中处于50%位置上的数值称为( )
A.中数 B.平均数 C.众数 D. 标准分数
17. 受极端数据影响较小的数据是( )
A 方差 B 中数 C 标准差 D 平均数
18. 考察同一班级不同科目的差异变异,适宜用什么方法?
A方差 B平均差 C变异系数 D标准差
19. 对收集数据进行初步整理时,被视为异常数据舍弃的()
A. 1S之外 B. 1.96S之外
C. 2S之外 D. 3S之外
20.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方差是3,若将每一个数据乘以2,
形成一组新的数据,则这组新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是( )
A 10、6 B 10、12 C 10、3 D 5、12
21. 由5名教师对某班级30名学生的行为表现做等级评定,若要考查这5名教师评定结果的一致性,应计算()
A 积差相关系数
B 多系列相关系数
C 肯德尔和谐系数
D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22. 假设学生数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描述学生性别
与数学成绩之间的相关用( )
A 积差相关 B 肯德尔相关
C 二列相关 D 点二列相关
23.对两列相关的等级数据计算关联程度应采用( )
A皮尔逊相关 B斯皮尔曼相关
C点二列相关 D二列相关
24. 已知某校男、女学生对某项教育措施各自持“同意”和“反对”态度的人数,若要了解性别与态度是否有关,则应该计算()
A 积差相关 B 等级相关
C Ø相关 D 四分相关
25. 已知一个班级全体学生数学、物理两门课程考试成绩的排名次序,要描述数学、物理成绩的相关程度,应计算().
A.积差相关
B.点二列相关
C.二列相关
D.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26. 两个变量之间同向变化,变量呈()
A 完全相关 B 负相关 C正相关 D 零相关
名词解释:
27.相关系数
28.众数
29.中数
简答题:
30.简述算术平均数的特点(2012)
31.简述算术平均数的条件(2009)
第二章 数据的分布及总体参数估计
1.两个四选一的选择题,一考生全凭猜测,两个题全选对的概率为 ( )
A. 0.025 B. 0.0625 C. 0.50 D. 0.125
2.一次语文考试的全班平均分为67,标准差为6,某同学成绩的标准分数为0.5,该同学在这次考试中的原始分数是( )
A.60分 B.67分 C.70分 D.73分
3. 有一学生的成绩低于平均成绩一个标准差,请问他在该班的百分位是()
A 16% B 36% C 50% D 84%
4. 某年级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呈现正态分布,其中一名学生的得分的z分数是1.96,则该名学生的百分位数是( )
A95.0 B97.5 C99.0 D99.5
5. 一组测验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分为65分,标准差为5分,则分数在60~65之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
A.15.8% B.34.1% C.50% D.68.3%
6. 某班级一次英语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全班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8分,一个学生成绩为78分,他在全班的名次为前( )
A.10% B. 20% C. 30% D. 40%
7. 标准正态分布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
A 1和0 B 1和1 C 0和0 D 0和1
8.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A. 1和0 B.0和1 C.1和1 D.0和0
9. 在正态分布中,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所包含的数据占总体的百分比()
A 50% B 68% C95% D99%
10. 若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即X~(200,1/2),则该分布的数学期望为( )
A 200 B 150 C 100 D 50
11. 某测试包含32道四选一选择题,若受测者随机做答,其成绩分布平均数(期望)应为( )
A 4 B 6 C 8 D 10
12. 某测验包含32道四选一选择题,若受测者随机作答,其成绩分布的方差为()。
A 10 B 8 C 6 D 4
13.若已知样本平均数服从正态分布,标准误为1.2,其中某次抽样所获样本平均数为10,则总体平均数0.95的置信区间为( )
A 10±1.96×1.2 B 10±2.58×1.2
C 10±1.00×1.2 D 10±1.64×1.2
14. 根据样本平均数对总体平均数进行区间估计时,区间的宽度与( )无关:
A 样本平均数
B 样本标准差
C 样本容量
D 置信度
15. 用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作点估计,如果其误差的平均值为0,则这种估计满足了( )
A 无偏性
B 一致性
C 有效性
D 充分性
16. 在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的条件下,样本平均值的分布为( )
A 正态分布
B t分布
C 卡方分布
D F分布
名词解释:
17.标准正态分布
第三章 假设检验
1.随机抽取受过良好早期教育的儿童进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测得平均智商为104,若要检验这类儿童的智商是否高于一般儿童,需要检验的虚无假设是( )
A H0:μ1 =μ0 B H0:μ1 ≤μ0
C H0:μ1 ≥μ0 D H0:μ1 ≠μ0
2. 若两个总体的关系确定后,则α错误与β错误之关系是( )
A 若α增大,则β减小
B 若α增大,则β增大
C α+β=1
D α与β无关
3.拒绝虚无假设(Ho)时所犯错误的概率为( )。
A α B 1-α C β D 1-β
4. 一项检验能够正确辨认真实差异的能力叫统计检验力,可表示为()
A α B 1-α C β D 1-β
5.对有一定理论依据的大于、小于、高于、低于、劣于、优于等确定性关系的假设时,采用 ( )。
A.单侧检验 B.离中趋势检验
C.双侧检验 D.集中趋势检验
6.总体正态,方差已知,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用()
A. Z检验 B、t检验 C、F检验 D、Q检验
7. 对某班的20名幼儿在学年的始末分别进行了一次 能力的测试,若总体方差未知,要检验这两次测验分数之间的差异,应选用( )
A 独立样本t检验
B 独立样本Z检验
C 相关样本t检验
D 相关样本Z检验
8. 独立样本t检验的自由度是( )
A n-1 B n-2 C n1+n2-1 D n1+n2-2
9.一个研究者报告独立样本的t检验的结果t(24)=2.53,根据这个结果可以推知研究被试总人数为()
A 23 B 24 C 25 D 26
10.两总体非正态,样本数据为等级数据,对两总体平均数差异进行检验的适用方法是()
A t 检验 B z 检验 C 非参数检验 D F 检验
11.下列检验方法中属非参数检验法的是( )
A 中数检验法 B Z检验 C t检验 D F检验
12. 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的是 ( ) 。20
A Z检验 B t检验 C 符号检验法 D F检验
13.对于总体非正态,两个相关样本均值差异性的检验所用的非参数检验的方法有( )
A 秩和检验 B 中数检验
C 符号等级检验 D F检验
14. 若两总体样本平均数分布均为非正态分布,要求检验两独立样本平均数的差异。则应选用( )
A t检验 B 符号检验
C 符号秩次检验 D 中数检验
15.对同一班级学生的某项特殊能力进行两次评定,已知评定分数不服从正态分布,检验两次评定结果的差异时,应采用()
A 中数检验法 B 秩和检验法 C 符号检验法 D t检验法
16.分别对两个班级学生的某项特殊能力进行评定,已知评定分数均不服从正态分布,若要检验二者的评定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应采用()
A 秩和检验法 B 符号秩次法 C 符号检验法 D t检验法
17.要检验多组计数数据间的差异,适宜的统计检验方法是( )
A t检验
B Z检验
C 秩和检验
D 卡方检验
18. 对R行、C列的列联表数据进行独立性检验时,卡方分布的自由度应为( )
A R-1 B C-1 C RXC D (R-1)(C-1)
19. 四格表独立性检验的自由度应为( )
A 1 B 2 C 3 D 4
名词解释:
20.虚无假设
21.备择假设
22.β错误
23.显著性水平
24.双侧检验
简答题:
25. α错误和β错误的关系
26.单侧检验的概念及其应用
27.卡方检验的应用
第四章 方差分析
1.在一项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中,自变量有3个水平,每组被试为30人,对研究作数据方差分析时,组内自由度为( )
A.27 B.87 C.29 D.89
2. 以三种不同的授课方式对经随机分班的学生分别授课,若检查三种授课方式的效果是否存在差异,通常使用( )
A.Z检验 B. 独立样本t检验
C.方差分析 D. 配对样本t检验
3.运用方差分析做统计检验,要求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分别是( )
A 分类变量、分类变量 B 连续变量、分类变量
C 分类变量、连续变量 D 连续变量、连续变量
4. 测得某大学生组和专业篮球运动员组被试的体重和身高,已知体重与身高存在高相关,若要比较两组被试体重的差异,最合适的统计方法是( )
A t检验
B Z检验
C 方差分析
D 协方差分析
5.检验三个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性检验用()
A. z检验 B. t检验
C.卡方检验 D.方差分析
6.进行方差分析时,对所用数据的非必备条件是()
A 组内平均数相等
B 总体呈正态分布
C 变异可加
D 各组方差齐性
第五章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1. 回归分析的解释力指标为()
A 回归系数 B 确定系数
C 相关系数 D 通径系数
2. 若已建立了用某种能力测验分数(X)预测学生数学成绩(Y)的直线回归方程,且已知两者的积差相关系数为0.80,则该回归方程的测定系数应为()
A 0.80 B 0.64 C 0.4 D 0.32
3. 在回归分析中,回归平方和在总平方和中所占比例叫做()
A.回归系数 B.确定系数
C.变异系数 D.复相关系数
名词解释:
4.回归系数
5.确定系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章 答案解析
1.B 2.A 3.B 4.C 5.B 6.C 7.D 8.C 9.B 10.C 11.D 12.C 13.D 14.C 15.B 16.A 17.B 18.C 19.D 20.B 21.C 2.D 23.B 24.C 25.D 26.C
名词解释:
27.相关系数
答:相关系数是用以反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
28.众数
答: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一组数据可以有多个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
29.中数
答:中数是按顺序排列在一起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即在这组数据中,有一半的数据比它大,有一半的数据比它小。
简答题:
30.简述算术平均数的特点(2012)
答:算术平均数的特点有:
(1)反应灵敏,计算严密,简单明了,即数据中的波动会影响算术平均数的变化;
(2)要求相同测量工具所获得的数据,即数据必须是同质的;
(3)离散程度不是很大时,对于数据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性较好;
(4)较少受抽样变动的影响。
31.简述算术平均数的条件(2009)
答:计算算术平均数需满足以下条件:
(1)数据必须是同质的;
(2)数据取值必须明确;
(3)数据离散不能太大;
第二章 答案解析
1.B 2.C 3.A 4.B 5.B 6.B 7.D 8.B 9.B 10.C 11.C 12.C 13.A 14.A 15.A 16.B
名词解释:
17.标准正态分布
答:标准正态分布又称为u分布,是以0为均数、以1为标准差的正态分布,记为N(0,1)。
第三章 答案解析
1.B 2.A 3.A 4.D 5.A 6.A 7.C 8.D 9.D 10.C 11.A 12.C 13.C 14.D 15.C 16.A 17.D 18.D 19.A
名词解释:
20.虚无假设
答:虚无假设是指观察者提出的要放弃的假设,从反面或者是对立面提出假设,从而用统计的方式再来推翻这种假设,便证明了其正面假设的正确性,通常认为变量间无差异或不相关。用H0表示。
21.备择假设
答:备择假设又称对立假设。备择假设与原假设是依赖于假设检验而存在的,备择假设处于原假设的对立面,故又称为对立假设。用H1表示。
22.β错误
答:第二类错误(Ⅱ类错误)也称为β错误,是指虚无假设错误时,反而接受虚无假设的情况,即没有观察到存在的处理效应。
23.显著性水平
答:显著性水平是假设检验 中的一个概念,是指当原假设为正确时人们却把它拒绝了的概率或风险。它是公认的小概率事件的概率值,必须在每一次统计检验之前确定,通常取α=0.05或α=0.01。这表明,当作出接受原假设的决定时,其正确的可能性(概率)为95%或99%。
24.双侧检验
答:双侧检验,就是指当统计分析的目的是要检验样本平均数和总体平均数,或样本成数有没有显著差异,而不问差异的方向是否是正差还是负差时,所采用的一种统计检验方法。
简答题:
25. α错误和β错误的关系
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α变小,临界值往右移动,那么β随之变大。反之,α变大,β就变小。
26.单侧检验的概念及其应用
答:单侧检验,是指当要检验的是样本所取自的总体的参数值大于或小于某个特定值时,所采用的一种单方面的统计检验方法。备择假设带有特定的方向性,形式为">""<"的假设检验,称为单侧检验 ,"<"称为左侧检验 ,">"称为右侧检验。
27.卡方检验的应用
答:卡方检验最常见的用途就是考察某无序分类变量各水平在两组或多组间的分布是否一致实际上,除了这个用途之外,卡方检验还有更广泛的应用。具体而言,其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检验某个连续变量的分布是否与某种理论分布相一致。
(2)检验某个分类变量各类的出现概率是否等于指定概率。
()检验某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相互独立。
(4)检验控制某种或某几种分类因素的作用以后,另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相互独立。
(5)检验某两种方法的结果是否一致。
第四章 答案解析
1.B 2.C 3.C 4.D 5.D 6.A
第五章 答案解析
1.B 2.B 3.B
名词解释:
4.回归系数
答:回归系数在回归方程中表示自变量x 对因变量y 影响大小的参数。 回归系数越大表示x 对y 影响越大,正回归系数表示y 随x 增大而增大,负回归系数表示y 随x增大而减小。
5.确定系数
答:确定系数亦称测定系数、决定系数、可决指数。与复相关系数类似的,表示一个随机变量与多个随机变量关系的数字特征,用来反映回归模式说明因变量变化可靠程度的一个统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