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皮亚杰认为,儿童获得“客体永久性”的概念是在哪个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鲁利亚认为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的机能属于( )
A.行为调节系统 B.动力系统
C.信息接受系统 D.信息存储系统
3.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或由学生发现
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得知识
4.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5.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这属于( )
A.爬山法 B.逆向搜索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算法式策略
6.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其为()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行为强化
7.在新生儿阶段通常不具备的是( )
A.吸吮反射 B.巴宾斯基反射
C.抓握反射 D.初级循环反应
8.对某班20名幼儿在学年的始末分别进行一项能力测验,若总体方差未知,要检验这两次测验的得分差异,应选用( )
A.独立样本t检验 B.相关样本Z检验
C.相关样本t检验 D.独立样本Z检验
9.气质和性格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 )
A.心理过程 B.个性倾向性
C.个性心理特性 D.情感过程
10.对某一群体的每一位人进行编号,然后根据随机表顺序随机选择被试,构成样本,该取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组抽样
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
11.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
A.与动作电位无关 B.借助神经递质完成
C.属于神经传导的化学回路 D.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内
12.一个2×4的完全随机设计,表示( )
A.实验有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有两个水平另外一个因素有四个水平
B.实验有两个水平,一个水平有两个因素,另外一个水平有四个因素
C.实验有四个因素,每个因素有两个水平
D.实验有两个因素,每个因素有四个水平
13.颜色视觉的三个基本属性是( )
A.色调、波长、照度 B.色调、明度、照度
C.波长、明度、饱和度 D.色调、明度、饱和度
14.能够进行加减运算,但不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数据是( )
A.称名数据 B.顺序数据
C.等距数据 D.比率数据
15.已知某校男、女学生对某项教育措施各自持“同意”和“反对”态度的人数,若要了解性别与变量是否有关,则应该计算( )
A.积差相关 B.等级相关
C.Ø 相关 D.二列相关
16.下列哪种智力量表包括言语和操作两个分量表?( )
A.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B.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1960年)
C.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1972年)
D.比纳西蒙量表
17.通常人们觉得北方人是粗犷爽朗的,而南方人则是温和细腻的,这是( )
A.近因效应 B.第一印象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18.在形成总体印象时,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被称为印象形成中的( )
A.加权平均模式 B.平均模式
C.加法模式 D.定型
19.有些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明星的一举一动,这种心理现象是( )
A.压抑作用 B.否定作用
C.认同作用 D.投射作用
20.对项目难度和区分度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
A.高难度项目的区分度高 B.低难度项目的区分度高
C.中等难度项目的区分度高 D.项目难度与区分度无关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自我概念
2.情景记忆
3.霍桑效应
4.无偏估计
5.特质
6.暗适应
7.精细加工策略
8.共同要素说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1.简要说明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2.简述积差相关的条件
3.如何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
4.简述耶克斯-多得森法则的含义。
5.结合有关理论论述儿童攻击行为的成因或本质
6.论述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学习动机的含义及作用。
2.简述人格测量存在的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B【解析】鲁利亚提出了机能系统说,认为大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它包括动力系统:由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组成,信息接收、加工和储存系统:包括枕叶、颞叶和顶叶,行为调节系统: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
3.A
【解析】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因此,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是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
4.C
【解析】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属于逃避条件作用。
5.D
6.B
【解析】刺激分化是指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7.D
【解析】初级循环反应是皮亚杰提出的感知运动阶段的第二亚阶段,是指向婴儿自身的愉快反应。这是婴儿偶然发现并会反复作出的反应。新生儿阶段并不具备该反应。
8.C
【解析】总体方差未知,且为小样本,所以使用t检验。又由于在学年始末进行的测验测的是同一批人,因此两批样本数据属于相关样本。
9.C
10.A
11.D
12.A
13.D
14.C
【解析】A项,称名数据没有相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不能进行加减乘除;B项,顺序数据没有相等的单位,没有绝对的零点,可以排序,但不能进行加减乘除。C项,等距数据又称间隔数据,它具有相等的单位,但没有绝对的零点,可以加减,不能乘除。D项,比率数据即等比数据,既有相等的单位,又有绝对的零点,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
15.C
16.A
17.D
【解析】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聚集在一起,所以,在进行社会认知的时候,人们也往往将聚集在一起的人们赋予相同的一些特征,对不同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等群体的人们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当人们采用这些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即形成社会刻板效应。
18.B
19.C
20.C
【解析】测验难度越接近0.5,项目区分度越高。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自我概念
答: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关于自我概念的解释,存在两种观点:
第一,自我概念是一个把个性统一成连贯综合系统的有机过程;
第二,第二,自我概念是知觉的客体。自我概念的作用包括自我引导作用、自我解释作用、自我期望作用和自我成败归因作用。
2.情景记忆
答:情景记忆即以时间和空间为坐标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的记忆。情景记忆是指记住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的特定事件。对情景记忆的知觉又称自主意识。情景记忆属于远事记忆范畴,它是人类最高级、成熟最晚的记忆系统,也是受老化影响最大的记忆系统,存在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
3.霍桑效应
答:霍桑效应指被试知道自己在被观察测定时表现出的期望效应和猜测实验目的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梅奥从霍桑研究中最先发现这种现象即使在照明条件变坏和福利措施取消的情况下,实验组的生产量仍然上升。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工人由于感到己受到公司的重视,参与了公司重大问题的解决,从而产生了胜任感、成就感、自豪感。这些都激发了工人内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4.无偏估计
答:无偏估计是评价估计量的好坏的一个指标。设参数的估计量为,若满足E(0)=,则它表明对估计量进行多次观测,其正负偏差趋于抵消,而平均取值正好是待估参数,则称为参数的无偏估计量如样本均值又是总体均值μ的无偏估计量。
5.特质
答:特质指区分人与人之问个体差异的身心特征,包括:①个体生而具有的遗传特征,如肤色、发色、体型等;②人格特质,个体在行为上表现出的持久性心理特征,亦即个体稳定的、能反映其人格特点的行为倾向。人 格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将特质定义为个体所具有的神经特性,具有支配个人行为的能力,使得个人在变化的环境中给予一致的反应。
6.暗适应
答:是指从强光下进入暗处或照明忽然停止时,视觉光敏度逐渐增强,得以分辨周围物体的过程。在暗适应过程中,视网膜的感受性升高、感觉阈限降低。
7.精细加工策略
答: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信息加工策略,指学习者主动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过程。与复述策略相比,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更高水平的更精细的信息加工策略。学习者对材料加工得越细致、越深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就越牢固。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以下两大类。一类是记忆的精细加工策略: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谐音字法、意义识记。另一类加深理解的精细加工策略:提要法、划线、记笔记等。
8.共同要素说
答:共同要素说由桑代克根据实验而提出。他的实验结果证明,特殊的训练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迁移。但是,这只是特殊经验的事实、技能、方法乃至态度的迁移。特殊的训练并不能由此而提高一般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提出了迁移的共同要素说,又称相同要素说,认为前后两次学习只有在内容上有共同元素或共同成分时才能发生迁移,否则,无论所涉及的官能如何相同,也是不能发生迁移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1.简要说明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答:人际吸引是个体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 (1)外貌
外貌指人的容貌、体态、身高、衣着、风度等。这些外部特征是影响人际吸引和相互喜爱的因素。外表特征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的初期阶段较为重要交往时间越长,人际之间的吸引力就逐渐由外表特征转向内在品质。
(2) 能力
人们向来就崇拜和羡慕有真才实学的人。一般说来,一个人如果才能出众或者有某方面的特长,对别人就有一种吸引力,会让别人产生一种敬佩感,并喜欢与他接近。不过有时过于精明强干的人并不见得都受人喜欢。
(3) 邻近
人们之间相处的地理空间的距离远近,是影响人际间形成亲密关系的因素之一。人们居住的距离越近,双方越容易接近,彼此了解越多,熟悉较快,因而容易建立密切关系。
(4) 相似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方面的相似性,都是形成亲密关系、建立友谊的因素之一相似性,包括年龄、学历、兴趣、爱好、态度、信仰以及容貌等方面的类似性或者共同性。具有上述某方面相似性的人容易成为朋友,建立亲密关系。
(5) 互补
互补是指人的个性表面上的差异由内在的共同观念或者看法来弥补。相似性是客观因素,相补性可视为主观因素,相补实际上是一种主观的需要或者动机。有时候两个性格很不相同的人相处很好,并成为朋友,这是由于双方都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想利用对方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基于这种需要,双方可以和睦相处。
(6) 性格特征
良好的性格特征是保持稳定、长久个人魅力的根本所在,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靓丽的仪表和不凡的才能有可能变成让人讨厌的东西因而正直的人在结交朋友时,都会非常注意对方的性格品质。
2.简述积差相关的条件
答:积差相关有叫皮尔逊相关,它适用于两列变量为正态变量,且呈线性相关系的测量资料需安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要求成对的数据,不少于30对
(2)两列变量都是正态分布的变量
(3)两列变量之间的关系应是线性的。
3.如何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
答:(1)实验的内部效度是指在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明确程度。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并不会由于其他变量的存在受到影响,从而变得模糊不清或复杂化,那么这项研究就具有内部效度。
(2) 要使实验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就必须控制各种额外变量。所以设计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历史因素
历史因素可以分为前摄因素和后摄因素两类。前摄因素包括被试固有的和习得的差异,比如性别、工龄、经验、身高、体重、态度、个性、运动与心理能力等等。如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这些因素上差异较大,则会影响所测得的两组间差异,降低效度。在研究中控制这些因素的方式是对被试进行随机化选择,后摄历史因素是指在研究测量以外可能影响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差异的因素,这常常是由于研究中未控制因素的扰,使因变量发生变化,而不是实验处理本身所造成的差异。
②选择因素
这实际上就是前摄历史因素,是由于选择被试的程序不适当而使各被试组之间一开始就存在系统性差异,影响内部效度当研究中不可能对被试做出随机选择和分配时,最易受选择因素的影响。
③成熟因素
这是指在研究期间,由于被试自身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成长技能、知识、经验等)或变化而引起的系统变异,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某种系统效应,降低研究的内部效度成熟因素具有动态性的性质,控制的方法是使被试选择与分组尽可能随机化,并设立对照组。 ④研究被试的更换和淘汰
实验和研究期间,被试由于事故、生病或研究调整等原因而被更换或停止参加研究,这种因素会明显地影响对研究结果的比较和分析,大大降低内部效度被试的更换和淘汰不是统计方法可以弥补的,因此研究中要特别注意使被试保持稳定和一致。
⑤测量和测试的手段
当研究运用事前与事后两次测量时,事前测量会影响事后测量的结果,影响研究的内部效度。同时,由于测评者本身的疲劳、单调感、注意分散以及其他主观因素和测试本身的变化,使测定和评级的精确性受到影响,降低研究的效度。
⑥统计回归效应
在心理学研究中,常常通过事先测试选择极端分数的被试参加研究,这样就会由于统计回归效应而混淆再次测试的结果所反映的实验效应,从而降低研究的内部效度。
⑦实验处理和程序
有关实验处理和程序的信息的扩散或交流,使对照组实际上得到了实验处理或受其影响;实验处理的实施包含着其他好处(如资助),产生补偿性等同效应等等,都会损害研究的内部效度。
⑧多种研究条件和因素的交互作用
许多研究对不同条件或因素的效应进行比较,可是在究过程中却往往会由于测试程序、因素控制和实验安排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多种条件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影响效度。 (3)一项研究要具有内部效度,首先必须正确地选择了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这样才有可能做出有关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陈述。其次是要做周密的实验或研究设计。这主要是指在进行实验设计时,明确意识到各种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运用多种设计措施,控制这些影响因素,突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4.简述耶克斯-多得森法则的含义。
答:动机引发和维持活动,但是动机的强度与效率并不是完全的正比关系。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 效率的关系呈倒“U”形,即动机强度为中等水平时,活动的效率最高,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活动效率的下降
根据耶基斯和多得森的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动机对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不同 而不同:在比较简单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需举例说明)。
5.结合有关理论论述儿童攻击行为的成因或本质
答: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可以表现为身体的攻击、言语的 攻击或对他人权利的侵犯。有关理论有以下四点:
(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追求生命终止的愿望这种追求死亡的本能使人们产生攻击性 冲动、进行各种破坏和暴力活动的根源;这种本能有时也指向主体的内部,表现为自我惩罚、自残等
(2)生态学理论
生态学理论认为,人具有基本的攻击本能,这种本能来自于祖先。因为只有通过搏斗才能保护领地、争夺到食物、维护等级秩序等。攻击性本能具有生存和发展的价值
(3)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把攻击性行为看作是通过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而习得的:认为攻击性行为得以习得和 保持有下面几个原因:一是它具有工具性作用,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二是它得到了社会的强化:三是自我保护的手段:四是来自攻击者的自我强化
(4)认知理论
强调认知成分在攻击性行为中的作用认为对挫折等易引起攻击行为的反应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主体是如何加工和解释有关线索的。那些具有较多攻击行为的儿童更多的是将有关的信息解释 为“别人对我不尊重、对我怀有敌意”,因此也表现出对对方的敌意行为。
6.论述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答:皮亚杰把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一般在9-12月,儿童获得客体永恒性。
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进入智慧发展阶段,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但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等特征,尚未获得守恒的概念。存在泛灵论的思维。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获得了守恒的概念,思维可逆。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儿童总体的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思维可逆和补偿。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学习动机的含义及作用。
答:(1)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 它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它就会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又可激发、增强甚至巩固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的作用学习动机具有动机的一般作用以及区别于其他动机的独特作用。 ①一般作用
a.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这里,动机是引起行为的原动力,对行为起着始动作用。
b.指向功能,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一目标。这里,动机是引导行为的指示器,对行为起着导向作用。
c.维持功能,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段时间。这里动机是维持行为的续动力,对行为起着续动作用。
②独特作用 学习具有不同于其他动机的独特作用,具体讲,动机对学生的学习与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具有某种动机的个体经常自己设定某种目标,并使自己的行为朝向这些目标。
b.使个体为达到某一目标而努力。动机决定了个体在某一活动中所投入的努力、热情的多少。动机越强,努力越大,热情越高。
c.激发和维持某种活动。研究表明,动机决定了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主动地从事某种活动并坚持下去。
d.提高信息加工的水平。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动机响着加工何种信息以及怎样加工信息。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注意力更集中,而注意在获取信息以进入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中起着关键作用。
e.决定了何种结果可以得到强化。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动机越强,则获得好成绩时的自豪感(自我强化)越强,而获得不良成绩时的受挫感或厌恶感越强。
f.导致学习行为的改善。这是上述各种作用的最终体现。良好的、适当的学习动机最终将促进学习行为的改善,提高学习能力
2.简述人格测量存在的问题。
答:(1)人格测验的测量对象人格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而目前的人格测验多数是把不同的人格维度割裂开来分析。虽然也有一些进行整体分析的测验,但其标准化水平比较低,在记分和解释上不够客观。
(2) 人格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人格测验的分数一般没有能力测验和学绩测验分数稳定。测验条件的微小变化,表达题目的方式以及个人的短期波动都会使分数受到影响。测验分数不稳定是由测验方法造成的还是所测特质本身不稳定,目前尚不能确定。人格测验的效度系数一般低于能力和学绩测验。对于人格测验,很难确定适当的效标。人格测验所用的效标,大多是心理学者、精神病学者或教师所作的评定。凡属评定,信度往往较低,人格测验的分数和不十分可靠的效标求相关,其效度自然不高。
(3)人格测验的题目 人格测验所测的特质往往没有明确定义,因而题目范围难以界定,各种可能的刺激项目非常多,而测验题目在内容或措辞上的细微差别常常会导致反应的巨大差异。人格测验多用问卷,许多问卷中题目的文字含义常常笼统不明。有些问卷采用带比较性的词汇作为答案,如“经常”“有时”“很少”等。这些程度词被试不容易掌握。
(4)测验分数的解释 人格测验编制的一个原则是:受试者得到同样的分数,应该予以同样的解释。实际上这样的解释是有问题的,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每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结构,人格的基准单位不存在,一种行为对某人来说是良好适应,对另一个人来说也许是不良适应。人格测验另一个弱点是缺乏适当的常模资料。在实际应用时,一般以多数人的行为作常模,分数超出或低于团体平均数较多,便视为异常。这样做的结果是奖赏了从众行为,限制了个性的发展。而且在有些情况下,多数人的行为未必正常,少数革新者的行为未必异常。
本试题为读研教育同等学力申硕学员模拟测试题,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