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性别差异研究一直是社会语言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分工、社会偏见、心理原因和生理方面的原因。性别语言主要在语音语调、词语和句法的选择以及言语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旨在对性别语言差异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作一个简单介绍。
关键词:性别 语言差异 表现 成因
1.国内外性别语言研究概况
1.1国外研究概况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是对社会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文化意识的真实反映,随着社会语言学及社会心理语言学等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语言与性别的研究应运而生。语言学界对性别因素的研究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界,划分为两大阶段: 零散研究时期(二十世纪六年代以前)和系统研究时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至今)(赵蓉晖,2003)。人类关于语言与性别的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 1664(Jespersen,1922)。1922年, 叶斯帕森在《语言:本质、发展及起源》中专辟一章介绍了女性语言的诸种表现及特点。此后,语言与性别的研究逐渐成为人类学和社会学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然而,这一时期对于语言中性别因素的研究还是零散的,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语言与性别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学问题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的影响进一步推动了语言与性别研究的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语言学家,如Lakoff, Trudgill, Zimmerman, West等。
Jespersen 是最早注意语言性别差异的语言学家之一,其《语言》(1922)一书中的整整一章都用来描述女性语言与男性语言的不同之处,吸引了语言学界对此话题的注意。20世纪60 - 70 年代的女权运动,更激发了研究者对语言与性别关系的兴趣。在此背景下,Lakoff 出版《语言与妇女的地位》(1975)一书,语言与性别差异从此成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Lakoff (1975)从话语层面描述了美国文化中“女性用语”(women’s language) 的几个主要特征,并从女性社会地位的角度加以解释。根据Lakoff的观察,美国女性在词语上好用弱化语(hedge)、强势语(booster)、弱式咒骂语(expletive) 等,句法上多用附加问句和过分礼貌、正确的形式,语音上在陈述句后常用升调,等等。Lakoff(ibid.: 57 - 9 , 61)认为,女性的话语因而带上不肯定、弱势(powerless)的特点,这种话语风格是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同时又使女性处于从属的社会地位。自该书出版以来, Lakoff 因其非实证性的研究方法、语言形式与功能之间的简单对应以及对女性用语的解释顾在问题等缺陷而不断为人诟病( 如Cameron et al 1989 等)。尽管如此,谁也无法否认Lakoff的巨大影响,她从话语层面进行考察的视角,所描述的女性用语特点,以及提出的性别在话语中的权势(power) 和差异问题等,都左右了随后语言与性别关系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1.2 国内研究概况
我国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稍晚于西方。而最初的研究成果多是翻译和介绍有关英语性别歧视和性别差异的问题。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学者才相对独立地围绕性别语言形式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关研究课题。总体上看来,语言与性别研究主要涵盖了如下一些方面:从表象的语音语调、词语选择、句法选择的差异,到深层次的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性别的社会差异和语言使用的相互关系、男女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性别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等等。这些研究开辟了语言研究的新的领域,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性别语言的表现形式
2.1 语音、语调方面
女性普遍对语调、发音的正确与否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她们更倾向于使用标准、权威的发音方式,对自己在这方面的要求也明显高于男子。一般来说,女性说话时多用升调,语调变化多,并富有表现力。而男性讲话时多用降调,语调变化少。其次,女性的语调模式是犹豫、软弱无力、高音调多,富有表现力。而男性的语调模式是平稳、坚定有力、表现力不足,有时近乎单调。美国人说英语时,男女发元音的特点不同。发前元音时,女性比男性舌位靠前发后元音时,女性又比男性舌位靠后。发高元音时,女性舌位比男性偏高发低元音时,女性则比男性舌位偏低。
2.2 词汇方面
女性普遍倾向于使用委婉或迂回的话语来代替一些使她们感到不便的表达。例如:
I have to go powder my nose. 来代替
I need to use the toilet.
日常生活中,男性多用强感叹词语( strong expletives),有时甚至是咒骂词语。如shit, hell, damn 等,而女性多用弱感叹词语(weak expletives),如goodness, dear me, my god 等,很少使用咒骂词语。除此之外,女性语言中还常常带有丰富的颜色词;女性还常用重叠音节词,而这些词男性一般是不用的。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 女性喜欢使用反映女性性格特征的词,这些词常常带有羡慕、赞赏、娇媚之色彩, 如beautiful, charming, cute, pretty, sweet 等。相比之下, 男性喜欢使用反映男子性格特征的词。在西方社会里,认为男子说话要有“男子气概”,而女子说话得“像个淑女。例如表示称赞时男女所用词语的不同:男子:great(绝妙的)、terrific(了不起的)、cool (极好的)、neat(美妙的);女子:adorable(极可爱的)、charming(有魅力的)、sweet(甜蜜的)、lovely(可爱的)。在英语里,指称某些颜色的词是女子专用的,如beige( 米色)、lavender( 淡紫色)、manve ( 紫红色)等。男子往往要有意回避使用被认为是女子使用的词语。然而,这一点也因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异。例如,英国的上层阶级往往多用女子词汇,而在美国,仅某些教授和神父阶层才有意按英国规范说话。在颜色词的掌握方面,女性占有明显的优势。这种差别可能是文化因素造成的。例如,女子比较关心服饰,对颜色更加敏感。
2.3 句法方面
在语法结构上,性别语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女性较多的使用情态结构,即情态动词can, could, shall, should, w ill, would, may, might与其他助动词have, be 连用,反映女性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口气不确定。男性则通常只用几个表示肯定,或具有权威、命令式的词。第二,女性比男性多用反意疑问句(tag question)。相比之下,男性多使用陈述问句或省略的特殊疑问句。例如,“这个节目十分精彩,是吗?”男子较少使用附加疑问句的倾向说明了他们运用语言的自信和力量;而女子较多使用附加疑问句的倾向则说明了她们对语言的不确定性。附加疑问句为说话者避免犯错误提供了一种手段,也为说话者避免跟对方发生冲突提供了途径。附加疑问句表达的往往是说话者自己也不敢确定的东西,甚至可能根本不是说话者本人的观点,她这样说可能是为了期待对方的证实。第三男性使用祈使句比女性普遍,他们一般采用简单的、直接的命令形式, 如:
Pass me a cup of tea!
而女性则通常用直接的迂回的结构。如:
Would you pass me a cup of tea!
2.4 言语风格上方面
在传统社会由于男性在社会中占据着支配地位,而女性处于从属地位,这就是使得他们在话题控制、谈话内容转换、用语色彩等方面有所不同。男性通常对话题有较强的控制欲,总是希望用自己的好恶来左右交谈,打断别人说话的次数比较多。语言家们把男性和女性的这种言语交际风格分别叫做“强势风格” (powerful style)和“弱势风格”(powerless style)。
3 原因
造成性别语言的主要原因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因素,二是生理因素。
3.1 社会因素
3.1.1 教育水平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对男性和女性的教育有着不同的标准。在中国,女性自小就被父母教育到要具有女性气质,具有阴柔之美,要顺、服从,严格遵守社会规范。男性始终被告知须具有男子汉气概,具有阳刚之气,要善于并勇于挑战,要成为命运的主宰。这样,表现在语言上男性较多使用命令句、陈述句,它体现了生活中男性教育所宣扬的威
严与果断对于女性而言,疑问句的使用在女性言语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鼓励,因为它是女性教育所宣扬的谦虚的表现。
3.1.2 社会地位
很多语言学家也把它叫做“社会角色”或“社会规范”。“社会地位”顾名思义就是指男女双方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在封建社会里, 贤妻良母是女性的传统角色。男性则每天在外奔波,忙于生计。于是父亲通常被当作是一个家庭的支柱和经济来源,他在家里是说一不二的。谈话中父亲往往控制着整个谈话,在他讲话时,决不允许被插人、打断,否则那将是对他权利的侵犯、地位的不尊重,由此可见父亲的地位非同一般。男性在社会上的活跃使他们见多识广,表现在语言上必然是自由、开放。而女性常年在家相夫教子,必然导致了她的语言闭塞、保守。流传至今的“女主内,男主外”是对这一现象的最好描述。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女主外”已非常普遍,但女性所扮演的贤妻良母的角色一如既往地伴随她,这就限制了她的言语行为不能超越这一范畴,既要给孩子树榜样,又要给丈夫当贤内助。为了不辜负社会对自己的“期望”,妻子的言谈要规范,行为举止要符合“社会标准”。
3.1.3 性别歧视
男女社会地位不同的背后渗透着一个社会标准,即对男女言谈举止有着不同期望值,也就是所谓的性别歧视。虽然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女性地位有所提高,但社会始终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女性。就拿幽默来讲,人们常说男女幽默是不同的。我们承认他们的不同之处,但为何不同呢试想我们把男人的幽默感搬到女人身上,会有什么效果呢同样的幽默在男人身上体现的是开朗、乐观、洒脱,而在女人身上人们会认为她粗俗、放荡、无聊由此可见,女性的言谈中已被深深打上了性别歧视的烙印。
3.2 生理原因
造成性别语言差异的生理原因显而易见。男女发音器官不同,女性声带较短较细。此外,男性和女性大脑两半球的言语功能存在个体差异。
4 结语
性别语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它涉及到社会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女性主义研究及其它一些相关学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二十一世纪初期,由于全球一体化的浪潮的冲击,性别语言研究进入了一段相当活跃的发展时期,呈现出多元化、动态化、微观化和本土化的发展趋势。国外这种语言性别研究的发展变化为国内该理论的研究和女性主义学术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也激励我们努力建构中国特色的性别语言研究。
参考文献:
[1]Thorne.B.et al.Language, Gender, Society[M] .NewYork:Newbury House, 1983.
[2]朱曼殊. 心理语言学[M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 赵蓉晖, 语言与性别- - - 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