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
(1)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规模经济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y of Scale ),是指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
另一种是外部规模经济 (External Economy of Scale ),是指当一国的某个产业或行业的规模和产量扩大时,该产业或行业中各个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通常所说的规模经济是指内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的来源。
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产生于生产成本的节约。我们知道,一个企业生产某产品的总成本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即TC=FC+VC。可变成本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成比例地扩大,而不变成本则在生产规模扩大时增加很少甚至保持不变,因此平均成本AC=TC/Q=FC/Q+VC/Q会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递减。
一般而言,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效果只有在全部企业投资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比较大时,其效果才比较明显。从具体部门或行业来看,规模经济多出现于重化工业或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规模经济的效果不甚明显。
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会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追求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从而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生产规模越扩大,该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越强。
生产差异产品是生产者获得一定程度定价权的手段。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不可能将自己的产品定出较高的价格。厂商要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卖较高的价格,以获得额外利润,他必须生产差异产品。所谓差异产品是指在设计、品牌等方面明显不同于同质产品,且被消费者认可的产品。
不仅厂商对差异产品感兴趣,实际上消费者对差异产品也非常感兴趣。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兴趣来自消费者对较高满足程度的追求。
根据福利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消费者福利水平的提高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同一产品消费数量的增加,即消费同一产品的数量越多,其消费的福利总水平越高;
另一方面是消费最接近本人消费欲望的产品,因此对同一类或同一种产品而言,其品种、设计、品牌越多,满足不同消费者消费欲望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果一国既希望获得规模经济效果,又希望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是最佳的解决办法。由于国际贸易使厂商的市场规模扩大,因而大规模生产就有了生产保障。国际贸易将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分散到各国的市场。
因而在每个具体的市场上,表现为各种产品的小批量供应。对应消费者而言,小批量的差异产品是价格比较低的,因为在生产它们时,由于规模经济的效果,使各类产品的平均成本较低。因而在比较低的价格下,差异产品是比较容易得到推行的。这种国际贸易是建立在差异产品的基础上的,所以只要各国之间产品有差异,无论这种差异表现为何种形式,都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载体。
2.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
在第一产业中的农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制成品之间的贸易,这种贸易形式称为“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而由于差异产品的出现,特别是国与国之间同类产品内部所进行的贸易,就不再是传统的贸易形式,而是表现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个产业内部差异甚至是非差异产品之间的国际贸易。
3.需求偏好相似论(重叠需求国际贸易理论)
收入水平与需求水平
一国的需求水平取决于人均的收入,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水平也越高。如果两国的平均收入水平相近,则两国的需求结构也必定相似;反之,如果两国的收入水平相差很大,则他们的需求结构也必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越接近,则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也就越雄厚,因为如果两国需求结构接近,则对任意一国的厂商来说,他会发现对其产品的需求,除了国内之外,还有来自于国外的需求。那么通过贸易出口来扩大其产品的需求,获取更多的利润,就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
代表性需求与规模经济
反映一般收入水平的需求水平,称为“代表性需求”。因为代表性需求代表了一国对各类产品需求中规模最大的部分的需求量,厂商为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效果,它总是瞄准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档次,增加产品的产量或产出规模,以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果。
当每个国家的厂商都追求本国的代表性需求以实现规模经济时,该国的非代表性需求就难以在一国范围内得到满足,因而需要借助国际贸易加以实现。更重要的是,通过国际贸易,本国生产的以满足代表性需求的产品生产规模也会随之扩大,从而规模经济效果更加明显。
这种国际贸易或相互贸易不是无条件的,它只有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才可能存在,因为它们有相近或重叠的需求部分。
假定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都能生产家庭用汽车,家庭汽车共五个档次。
4.规模经济与学习曲线:
5.规模经济产生的贸易:
具有相似禀赋的不同国家,其中若有一国因规模经济而使成本降低(源于固定资本的分摊和专业分工的利益),它便会因此产生新的比较优势,而在贸易中受益。
6.国际贸易商品分类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将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0大类,即从第0类到第9类:
0、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
1、饮料及烟类;
2、除燃料以外的原材料、非食用原材料;
3、矿物油、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4、动植物油脂;
5、化学品及相关产品;
6、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7、机械和运输设备;
8、杂项制品;
9、未分类的其它产品。习惯上把0-4类产品称为初级产品,5-9类产品称为制成品。
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 H.S)将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类、97章。商品编码由税目和子目构成(税号中第1-4位称为税目,第5位开始称为子目)。我国自1992年1月1日开始采用《协调制度》,商品编码为8位。
7.产业内贸易的衡量
产业内贸易指数(Index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IT)
Xi、Mi分别为I产业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如果Xi=Mi,表示一国在第i产业的进出口平衡,即该国在第i产业只有产业内贸易,没有产业间贸易,此时,IITi=0;如果Xi=0或Mi=0,则表示该国在第i产业没有产业内贸易,此时,IITi=1。
巴拉萨(Balassa)指数:
该指数数值在[0,1]之间,数值越大,说明产业内贸易越发达。
G-L指数:
测量全部产业产业内贸易指数公式为:
8.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
产业内贸易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尤其是其假定更符合实际,扩大了探讨的内容;理论从需求角度对国际贸易进行了考察;规模经济是当代经济重要的内容,对于它的追求,产生了许多利益;这一理论是对比较利益的补充和发展,但是该理论基本是静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