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传统的、经常运用的、能对整体经济运行发生影响作用的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
(1)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货币乘数,从而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该比率规定一般根据不同存款的种类、金额及银行规模和经营环境而有所区别;
②规定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种类;
③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包括存款余额的确定及缴存基期的确定等;
④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幅度等。
其作用过程是: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时,一方面增加了商业银行应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减少了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另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使货币乘数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和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抽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相应缩减。反之,过程则相反。
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于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公众预期等都会产生强烈的影响,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效果太过猛烈,对经济震动太大,告示效应太强,不利于货币的稳定,不能作为日常调控的工具。
(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它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来说,再贴现政策内容包括两方面:①再贴现率的调整;②规定何种票据具有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前者主要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及市场利率,后者主要是影响商业银行及全社会的资金投向。
再贴现政策的作用过程是:当中央银行认为有必要紧缩银根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时,就提高再贴现率,使之高于市场利率,这样就会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于是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借款或贴现的数量,使其准备金缩减。商业银行就只能收缩对客户的贷款和投资,从而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使银根紧缩,市场利率上升,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也相应减少。反之,过程则相反。
再贴现政策的运用能达到以下三方面的效果:
①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使其改变贷款和投资行为;
②能产生告示性效果,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和社会大众的预期;
③能决定对谁开放贴现窗口,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方向,还能避免商业银行利用贴现窗口进行套利的行为。
但是再贴现政策也存在明显的缺陷,表现在:
①中央银行在使用这一工具控制货币供应量时处于被动地位,商业银行是否来贴现、贴现数量的多少以及什么时候来贴现都取决于它自己,如果商业银行有更好的筹资渠道,它就完全可以不依赖中央银行;
②再贴现率的调整只能影响利率的总水平,而不能改变利率结构;
③贴现政策缺乏弹性,再贴现率经常调整,会使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无所适从,不能形成稳定的预期。
(3)公开市场政策。公开市场政策(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有价证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市场利率水平的政策措施。
其作用过程是: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缺乏时,中央银行就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这实际上相当于投放了一笔基础货币。这些基础货币如果流入社会大众手中,则会直接地增加社会货币供应量;如果流入商业银行,会使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并通过货币乘数作用,使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扩大,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倍数增加。反之,当金融市场上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就可卖出有价证券,以减少基础货币,使货币供应量减少,信用紧缩。
与再贴现政策和存款准备金政策相比,公开市场业务的优越性十分明显,表现在:
①主动性强;
②灵活性高;
③调控效果平缓,震动性小;
④影响范围广。
2.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消费信用控制。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3)不动产信用控制。
(4)预缴进口保证金。
(5)优惠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