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考试网分析:公共卫生领域著名杂志在线发表交大与港中大合作成果?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蔡泳研究组与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前沿性地将中国跨性别人群作为关注目标,并首次阐述了中国跨性别男男性行为者人群HIV/AIDS感染风险及高危行为,最新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公共卫生领域国际著名杂志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IDS Society(影响因子6.256分)。
跨性别人群(transgender people)通常是指那些不认为自己的性别与他们出生时基于生殖器官而被决定的性别表现一致的人。中国目前尚无研究得到该人群的数量,但按照国际水平,人群中约0.3%属于跨性别者,则中国13亿多人口中大约存在400万跨性别人口。由于该人群通常处于主流社会的边缘,许多男变女跨性别者因严重的用工歧视,不得不转向性工作行业。国外研究表明,男变女跨性别男男性行为者已经成为了HIV感染率最高的人群之一。国外一项荟萃分析研究表明跨性别男男性行为者(主要是性工作者)的HIV感染率高达27.3%,跨性别男男性行为者大多数承认自己的同性性取向,很多也从事过男男性服务工作,既会与男性同性恋者发生性行为,同时也会装扮成女性角色与异性恋男性发生性行为,其接触的人群范围更广,传播疾病的风险更大。
蔡泳研究组的研究首次前沿性地关注了中国跨性别人群,通过对中国220名跨性别男男性行为者开展深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人群HIV的感染率超过16%,该数据远高于目前中国男男性行为人群8-9%的HIV感染率。26.8%的被调查者承认在过去一个月发生过无保护措施的男男商业性行为,且有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有在其他城市从事商业性行为的经历,人群的流动性较大。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与无保护商业性行为有关的因素主要包括安全套使用的自我效能、害怕男变女身份被揭露等。研究提出在中国男男性行为传播艾滋病的背景下,跨性别男男性行为者的HIV感染率更高,传播风险更大,由此建议需要加强针对性的健康促进策略和措施,降低感染和传播风险。
论文第一作者蔡泳是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课题组长,2012-2013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与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刘德辉教授合作,在非政府组织(NGO)的协助下,设计并实施了该项研究。论文作者包含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合作者,刘德辉教授为通讯作者。
蔡泳研究组始终关注“高危人群HIV/AIDS感染风险及社会心理行为因素”,成果包括在流动人口女性、男男性行为者以及女性商业型行为者中开展过一系列的研究,用结构方程等统计模型对高危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发表的SCI论文超过10篇。以本论文研究为基础,蔡泳副教授2016年申报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IMB模型的跨性别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策略研究”获得资助,将在上海、北京和沈阳三地进一步开展研究,通过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建模,为跨性别男男性行为者的高危行为干预策略制定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