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总体要求:本学科主要培养从事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学等方向教学、科研和应用方面的具有一定科研水平、掌握一定实践技能的高级专门性人才。要求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学风严谨;能系统掌握考古学、博物馆学和文化遗产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至少熟悉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的使用;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和文物行政部门的工作,并且可以从事新闻出版、旅游规划、城市规划、文物保护、文物鉴定、中外文化交流和海关等领域的相关工作。
具体要求如下:
1. 系统掌握考古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基本技能,了解考古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基础研究课题研究和教学工作。
2. 学位论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3. 熟悉田野考古工作,掌握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和后期整理的工作流程,实践能力扎实,能从事田野考古发掘的具体工作。
4. 熟悉博物馆、展览馆、艺术馆等部门展览设计、陈列、藏品保管和维护等各项工作,能独立从事文物修复、文物科技保护等基础工作。
5. 熟悉文化遗产相关领域的知识,了解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各项工作流程,能从事相关具体工作。
二、研究方向
1、博物馆学:采用多学科方法,主要开展博物馆与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博物馆与社会关系、博物馆藏品管理与研究、专门博物馆学等基础理论研究。基于博物馆基本理论与方法,围绕博物馆运营与管理等,本方向还包括博物馆展览设计、博物馆管理以及文物修复与科技保护等实践性很强的领域。本专业采取多学科合作方式,在博物馆展览设计、藏品研究、文物修复等方面有重要特色,并与首都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开展人才培养。
2、文化遗产学:基于文化遗产的本体研究基础上,运用多学科方法,就文化遗产概念、学科体系、遗产规划与保护、法律与规范、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文化遗产管理、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开展综合研究,探讨文化遗产学科、文化遗产与社会关系等问题。本专业方向在遗产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文化遗产等领域有重要影响,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文物局等单位合作培养人才。
3.中国考古:包括以下研究方向。
(1)新石器考古与文明起源: 结合人类在新石器时代的各类遗存,研究先民生计模式与行为的变迁、社会组织的演变,探讨农业起源、国家及文明起源的路径与文化发展的规律。本专业教师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城址研究、陶器起源等方面均有重要成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和中国早期文明研究中心均设在历史学院。
(2)夏商周考古与青铜器研究:依托考古学材料与出土文献、历史文献材料综合研究夏商周时期考古学分期与年代、城市、墓葬、房址等遗迹和青铜器、陶器、玉器及石器、蚌器等遗存,综合分析该时期早期国家特点以及等级制度、礼乐制度、国家关系等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特征,探讨该时期族群流动与文化互动与融合模式,以及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模式。本专业师资力量较强,在夏文化、商文化、两周考古学文化以及青铜器研究、手工业与夏商社会等领域有重要特色。
(3)汉唐宋元考古:以考古资料为基础,研究汉唐宋辽金元城市、陵墓、手工业遗存所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探讨这一时期的社会组织结构、思想观念以及与世界不同文化、区域间的交流互动等问题。本专业教师在手工业考古、墓葬文化研究、中西交通考古等领域均有重要成就,并与本院宋史研究、敦煌学研究等优势学科共建良好的学术研究平台,同时与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北京师范大学等相关院所长期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4、科技考古:在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基础上,以物理、化学、生物、地质、信息等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分析古代人类遗存,多学科、全方位地解析古代人类行为与社会组织。本专业教师在石器分析、陶瓷器分析、玉器分析和动物考古等领域均有重要成就,同时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中心、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院所科技考古领域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5、文物修复与保护:采取多学科方法,依托物理、化学等分析手段和原理,按照文物修复和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复原考古遗址出土、博物馆库房所藏可移动文物,使文物价值得以更长续的维持和保存。依托中国社科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本方向在实验室考古与文物保护、青铜器修复与保护等方向具有很重要的特色。
6、文物鉴赏:依托考古学、艺术学等多学科背景,采用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鉴定方法,主要针对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书画、陶瓷、印章等以及中国现当代艺术品等鉴定对象,开展科学鉴定、实施科学保护并针对艺术品市场化提出恰当合理的分析与判断。本专业尤其在中国书画鉴赏与修复方面力量较强,有书画鉴定实验室,并与首都博物馆有人才合作培养关系。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硕士生基准学制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四年,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18学时/学分)。其中课程学习2年(以课程学习、实践为主,兼顾论文的前期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三年基准学制安排。课程类别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学术实践课程、补修课四类。(具体课程信息参见《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学位课分为公共学位课和文物与博物馆大类专业课程,除修习研究生院开设的外语、政治等公共学位课外,所有学生必须修习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考古学理论与实践2门学位课程。除此之外,还需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文物与博物馆大类专业课程中的其中2门作为必修的学位课程。非学位课可以根据导师组建议和研究需要,选择其中3门进行修习以巩固专业基础,拓展知识面,提升科研能力。
学术实践课程包含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参加学术活动、专业实习、学术报告等必修环节。补修课程主要针对跨学科或同等学力学生设置,有中国考古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中国古代史三门课程。对于从事考古学研究的非考古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应必修中国考古学概论,对于从事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学等研究的非专业学生,应必修博物馆学概论。在此基础上,另选一门作为补修课程。未修够学分者,不能申请答辩和毕业。
五、实践环节
根据研究生实际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实现培养分流。适于考古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学生,安排第二或第三学期进行田野考古实习;适于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学等基础理论研究的学生,安排第二或第三学期围绕学位论文开展相关调研活动;不适于继续从事理论研究的学生,将于第二或第三学期安排博物馆、文化遗产实习或实验室实践。通过现场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文物保护、文物修复、博物馆展览设计、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专业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运用专业基础知识,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基础理论型与实践型等不同类型人才。
六、中期考核
各学科应以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形式明确提出对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措施。考核硕士生的学习态度和学风表现,课程成绩及实习实践环节的修业表现,以及在论文选题和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自学能力、综述能力、创新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期学位论文的顺利完成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考核情况,结合研究生实际科研能力和研究兴趣,确定学位论文形式和人才培养类型(理论型或实践型)。
七、科学研究
1. 针对适于开展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学等基础理论研究的学生,应当掌握基本的学术规范,具备基本的获取资料、分析问题并得出学术观点的科研能力,鼓励在高水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学院会依照《历史学院学生科研奖励条例》,视每年经费情况酌情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
2. 针对适于开展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学等领域实践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独立开展文物修复、文物保护、博物馆展览设计、博物馆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工作的能力,在学期间应当完成1-2个完整的实践案例,并完成相应的报告或论文。
3. 为提升学生学术交流能力,从事考古学、博物馆学还是文化遗产学基础理论研究或实践型学生,毕业前均需要在公开场合向师生发表1-2场学术报告。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由导师组全面、客观、公正地考核和评估研究生学位课程、科研能力、论文进展等完成情况,达到合格后确定其选题,经过开题后可进行写作。
学位论文的选题需要围绕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学或相关交叉学科等领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学生学位论文以一般论文的形式完成,从事实践型工作的学生毕业论文可以调研报告、修复报告、展览设计方案或规划方案等形式完成。
学位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制订写作计划,编写论文提纲,初稿完成后经导师审定、提出修改意见,经多次修改后,方得定稿。
学位论文需要符合学术规范。学位论文一般要求3-5万字。
学位论文完成后,评阅、答辩等工作,严格依据本校相关文件执行。
九、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指导与专业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理论学习、科学研究与实践调研相结合。
十、必读文献
序号 |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
作者或出版单位 |
备注(必读或选读) |
1 |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
科林·伦福儒/文物出版社 |
必读 |
2 |
科技考古学 |
陈铁梅/北京大学出版社 |
必读 |
3 |
环境考古学-理论与实践 |
夏正楷/北京大学出版社 |
必读 |
4 |
科技考古的方法与应用 |
文物出版社 |
必读 |
5 |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必读 |
6 |
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 |
严文明/三秦出版社 |
必读 |
7 |
科技考古学概论 |
赵丛苍/高等教育出版社 |
必读 |
8 |
中国新石器时代:迈向早期国家之路 |
刘莉 |
必读 |
9 |
中国考古学·秦汉卷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必读 |
10 |
中国考古学·两周卷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必读 |
11 |
中国考古学·夏商卷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必读 |
12 |
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必读 |
13 |
考古学是什么 |
俞伟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选读 |
14 |
史前考古论集 |
严文明/科学出版社 |
选读 |
15 |
仰韶文化研究 |
严文明/文物出版社 |
选读 |
16 |
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 |
严文明/科学出版社 |
选读 |
17 |
中国陶瓷史 |
中国硅酸盐学会/文物出版社 |
选读 |
18 |
考古学一百五十年 |
格林•丹尼尔著、黄其煦译/文物出版社 |
选读 |
19 |
考古学思想史 |
布鲁斯•崔格尔著、陈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选读 |
20 |
白沙宋墓 |
宿白/文物出版社 |
选读 |
21 |
中国历史考古学论丛 |
徐萍芳/允晨文化 |
选读 |
22 |
14C测年及科技考古论集 |
仇士华、蔡莲珍 |
选读 |
23 |
科技考古进展 |
王昌燧 |
选读 |
24 |
考古学:发现我们的过去 |
(美)沙雷尔、(美)阿什莫尔著,余西云等译 |
选读 |
25 |
动物考古学(第二版)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选读 |
26 |
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 |
赵志军 |
选读 |
27 |
Pottery Analysis: A Sourcebook. |
Prudence M. ic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选读 |
28 |
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 |
李文杰/科学出版社 |
选读 |
29 |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ublic Archaeology |
Skeates, R., C. McDavid and J. Carma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选读 |
30 |
陶瓷科技考古 |
吴隽 |
选读 |
31 |
考古与地理信息系统 |
刘建国 |
选读 |
32 |
夏商周考古学论集 |
邹衡 |
选读 |
33 |
夏商周青铜器研究 |
陈佩芬/上海古籍出版社 |
选读 |
34 |
考古学集刊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选读 |
35 |
中国青铜器综论 |
朱凤瀚/上海古籍出版社 |
选读 |
36 |
中国博物馆史论 |
吕济民/紫禁城出版社 |
选读 |
37 |
中国文物事业60年 |
国家文物局编 |
必读 |
38 |
建筑保护史 |
尤嘎·尤基莱托著,郭旃译/中华书局 |
必读 |
39 |
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 |
单霁翔/天津大学出版社 |
选读 |
40 |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 |
文物出版社 |
必读 |
41 |
文化遗产蓝皮书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选读 |
42 |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概论 |
孙克勤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选读 |
43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
王文章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
选读 |
44 |
修复理论 |
切萨雷·布兰迪著,陆地译/同济大学出版社 |
必读 |
45 |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
杨宽/上海古籍出版社 |
选读 |
46 |
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 |
杨泓、郑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选读 |
47 |
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 |
俞伟超/文物出版社 |
选读 |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任课教师 |
学位课 |
50000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研究生院 |
|
500000003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研究生院 |
|
500000108 |
硕士基础英语(若为小语种请选其他课号) |
36 |
2 |
研究生院 |
|
040102074 |
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 |
54 |
3 |
导师组 |
|
060102332 |
54 |
3 |
导师组 |
|
|
060102040 |
考古学理论与实践 |
54 |
3 |
导师组 |
|
06510004 |
公众考古学 |
54 |
3 |
王涛 |
|
060106507 |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文件选读 |
54 |
3 |
范佳翎 |
非学位课(各方向课至少 选修三门) |
060102022 |
新石器时代考古专题 |
54 |
3 |
袁广阔 |
|
060102020 |
夏商周考古专题 |
54 |
3 |
钱益汇、朱光华 |
|
060102114 |
汉唐考古专题 |
54 |
3 |
后晓荣 |
|
065510001 |
宋元考古专题 |
54 |
3 |
袁泉 |
|
060102010 |
古代文明起源研究 |
54 |
3 |
袁广阔 |
|
060104606 |
出土文献研读 |
54 |
3 |
刘乐贤 |
|
060106501 |
简帛学 |
54 |
3 |
蔡万进 |
|
0601020004 |
文物学 |
54 |
3 |
后晓荣 |
|
0601020002 |
科技考古专题 |
54 |
3 |
尤悦 |
|
060102331 |
敦煌古代考古艺术专题研究 |
54 |
3 |
宁强 |
|
0601020001 |
中国古代玉器 |
54 |
3 |
朱光华 |
|
0601020003 |
中国古代陶瓷 |
54 |
3 |
袁泉 |
|
060102011 |
陶器研究理论与方法 |
54 |
3 |
王涛 |
|
065100002 |
中国古代青铜器专题 |
54 |
3 |
钱益汇 |
|
06510003 |
博物馆展览设计 |
54 |
3 |
钱益汇 |
|
060102334 |
博物馆学专题 |
54 |
3 |
钱益汇 |
|
060106509 |
批判遗产研究 |
54 |
3 |
范佳翎 |
补修课 |
060102319 |
中国考古学概论 |
36 |
0 |
导师组 |
|
040102159 |
中国古代史 |
36 |
0 |
学院授课教师 |
|
060102320 |
博物馆学概论 |
36 |
0 |
导师组 |
必修环节 |
020000886 |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
|
1 |
第3学期 |
|
020000887 |
参加学术活动 |
|
2 |
每学期 |
|
020000889 |
专业实习 |
|
2 |
第2-3学期 |
|
06010001 06010002 06010003 06010004 |
学术报告1 学术报告2 学术报告3 学术报告4 |
|
4 |
前4学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