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林同学,现在是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的一名老师,在这之前做过几年研发工程师。这周末我们成都班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思的年会。
班主任雷老师精心准备,同学们积极响应,活动气氛轻松而愉快。大家分享了这一年学习的心得和感受,纷纷表示非常有收获,同样重要的是能认识这么多优秀的同学。大家平时工作都很忙,能抽出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攻读在读硕士非常难得。但是平时学习时间很紧,没有什么时间交流,这周末难得抽出时间进行来放松增加感情。
最近一直有个词语很火:多元思维模型。这是罗振宇《时间的朋友》2018年跨年演讲中提到的概念,意思是指认识世界的不同模型。比如一个医生会如何在信息不完备情况下,做出性命攸关的决策。比如一个核电站的总工程师怎么运行一个超大型项目?为什么多元思维模型非常重要呢?一般来讲,认识世界的角度越多,使用的模型越先进,我们越接近世界的真相,那么做一件事成功的机会可能更大,这个概念在我心中酝酿了好几年了。
前几年,我在山东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做研发工程师,和诺基亚、三星、苹果等等世界顶尖的公司都合作过。在工作中面对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确保一个非常不成熟的研发品在我们提交给客户时呈现一种完美的成品状态?因为这些样品的合格与否意味着一个项目几千万到几个亿的订单给以及后面更多项目,以及在这些大公司心中的声誉。也就是说如何确保按时完成研发新产品呢?既然是创新、研发,何来确保成功一说呢?
因此我们需要在研发过程中绞尽脑汁,夜以继日,并且制定非常严谨的计划和工作流程,必须保障每一步、每个相关人、每台相关设备精密配合,确保在截止日期提交样品。那么这个姑且称之为研发工程师模型的核心就是:流程。
这个流程有几个要求:1、逻辑上严谨而完整,也就是说照着这个流程做事,不可能做不好;2、包含了各种意外情况的处置;3、考虑到所有人、物时间等相关因素;4、每个任务有明确的单个人责任,而不是一个部门;5、严格执行;6、过程数据尽可能完整而真实记录,以便分析改进。
这个模型是我做研发工程师最大的收获。转念一想,那些不同行业的优秀人才他们又是用什么样的模型在思考和工作呢?比如做人力资源的肯定有一个和人相关的核心模型,从事财务的人肯定有一个和钱相关的核心模型,学习这些模型就能扫除思维里一大块一大块的盲区。我真的非常好奇,也非常希望想向TA们学习。
能参加成都班学习都是在各行业有着丰富经验并且进取心很强的同学,如果我们能很好的交流,相互学习到几个思维模型,也许价值比我们拿到学位更大。在本校学习的同学能接触到这么行业的人才吗?您在单位能接触到这么多行业的人才吗?您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这么多行业的人才吗?这些人愿意和您交流吗?都不能。成都班是一座多元思维模型的金山,说不定也是我们接触有这样特点人群的唯一的机会。
通过课堂学习、课间交流、拓展活动是重要的交流途径。有些同学觉得我只是来拿学位的,忽略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活动,通过上面的分析,也许您能有一些新的想法。
但是通过传统方式交流的效率太低、信息混乱,期待有兴趣进行多元思维模型学习和交流的同学可以一起来探讨更好的方式。
也许下次活动或者学习课间我们能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期待和您交流。
谢谢大家,祝同学们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