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准备从去年12月份开始,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所以我选择了专业的辅导机构——读研教育,读研教育的课程非常好,对我帮助很大。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对计算机同等学力国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认为这是成功的关键。计算机每个学科的特点不同,所以复习的方法也不同。
数学
数学方面,我的基础是比较差的,精讲课程老师按照章节把每个类型的知识点都做了详细的讲解,覆盖度是很完整的,需要完整的听一遍精讲课,对每个知识点进行理解;串讲课程里面老师把历年的题目进行了分类和汇总,这里的分类一定要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梳理一遍,形成一个体系结构,结合真题进行复习。
数学最重要的是要刷题,不能眼高手低,其实知识点不难,老师讲的很透彻,我听过之后觉得理解了,但是后来刷题的时候依然没法下手,原因就出在没有多刷题进行练习。知识点理解是一回事,拿到题目有思路去做又是另一个事情了,所以数学一定要多刷题。我是根据串讲里面老师划分的题目类型进行了梳理,在笔记本上分别把离散数学和组合数学的题目类型进行了梳理分类,每个类型的题目相关的公式和知识点、以及历年真题中出现考到这个知识点的题目都梳理到一起,前期这个工作量比较大,但是到了最后临考的时候,基本可以脱离课本,完全按照自己整理的笔记进行复习了。我把这些按类型分类整理后的题目反复刷了好多遍,所以到了考场上一眼就能看出哪个题目是以前做过的,对应的解题思路就直接有了。没考过的新题目也一下可以想到这里考的是哪个知识点哪个类型,然后运用对应的公式和解题方法,进行求解。总的来说,数学分为离散数学和组合数学,离散数学的考试范围是比较有限的,出题方式也是比较固定的,只要把对应的几个类型题目都刷到,基本都是可以拿分的。组合数学出题方式比较灵活,甚至有些是需要有思路才能解题的,但是大部分考试的题目只是题面的描述进行了变化,只要能透过题目看到考核的本质,拿到一个满意的分数也是相对容易的。
软工
软工的课程内容覆盖度是比较完整的,串讲的时候按照试卷讲了历年的真题,大题都有具体的案例,加上每年的大题比较固定,所以这部分分数比较容易得到。但是因为出题比较灵活,知识点太多了,随便拿几个就能出来作为选择、填空、简答,所以软工真的得靠背呀~
这几年大题不考以前那个固定题型,画顶层DFD和数据字典了,这两年都考的状态图,去年和今年都考的这个类型的。
不过今年的软工题目感觉也没有特别偏的点,老师讲课对于整体的课程结构设计的比较好,站在整体课程框架的角度,然后哪个知识属于设计部分,哪个知识属于需求部分,哪些方法是用来测试部分的,跟着老师把这个大体的结构在脑子里搭建明白,对后面做题或者整体上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
人工智能
我想着靠它提分的科目,因为题型相对固定,老师讲的很通俗易懂,虽然以前没接触过但也能听懂,今年的题目选择题和归结推理题都是原题,简答题也不是很难,我感觉我这部分做得挺好的。人工智能方面,很多同学觉得人工智能从没接触过,会很难,所以选择这个科目考试的人相对少一些,但我觉得人工智能是综合专业课中性价比最高的一门课了,因为每年考题都基本很固定,很容易拿到高分。比如今年的人工智能,3个选择题都是原题,1个归结证明也是原题,而且归结推理是每年必考的一个大题,分值占10-12分,另外3个简答题今年出的也不难,特别基础。按照老师的话就是,人工智能如果要难起来是很难,但是能出在我们考卷上要求在特定时间内完成解答的题目有限,太难的题目给3个小时根本做不完,所以考的都是一些基础的东西。我复习人工智能就是听了一遍老师的课程,然后自己整理了一些笔记,做了一些体系结构图,我觉得这是个好习惯,就是学习一个新的东西,如果不了解它,就把课程的体系结构画出来,然后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理解各个章节的关系,会帮助我们快速理解整个课程。当然人工智能也需要背,但是这门课程老师视频里面基本会给一些复习重点的指导,按照老师指导的有重点的复习,加上一些整体的理解,我觉得很容易学会。每个章节后面老师都给了真题,学完每章把真题刷了,另外就是把常考的这些内容多背背,基本没什么大问题。每年必考的归结推理也很简单,认真按照老师上课讲的例子去做,然后自己再多练习几个题目,就没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