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在职研究生招生网,为您提供专业择校&备考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天道酬勤 沉稳练达

来源:在职研究生招生网 时间:2017-10-11 17:31:40
分享到

  教师简介:

  先后为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货币理论与政策》、《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专业课程,迄今已在Applied Economics等SSCI国际权威期刊以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等CSSCI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独立出版2部学术专著,提交多份咨询报告,主持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福建省社科重点项目等若干项重要课题。

  作为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核心成员,全面参与了所有CQMM研制及其预测工作。曾先后作为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的受邀专家,专业讲授“利率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等国内热点问题。此外,多次作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邀请的专家,讲授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解读“中国宏观政策走向”等,受到了广泛好评。

  说走就走逐梦想

  卢盛荣的博士论文后记里,开篇就提及了自己重返校园的历程:“世纪之初的千禧年,我毅然辞去工作,‘抛妻弃子’,先至师大,后至厦大,立志潜心学海,埋头读书。”那时,距他当初参加工作已历十三年之久。十三年的时间,足够磨灭一个人的锋芒,瓦解一个人的勇气;而已工作十三年之久的卢盛荣,却义无反顾地放下一切,重新启程。对此,卢盛荣表示,最初的心态非常简单,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未失本心”。

  他坦言,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维持现状的惰性,“然而当你的生命中哪怕是遇到那么一点点外来冲击时,你或许会想改变点什么,比如,重新追逐你从未放弃的梦想,重拾你曾经未竞的事业。”

  学术殿堂的宽容和宁静,校园天空的自由和广阔,是他在繁琐的日常工作中始终未曾忘记的梦想;十三年的工作后他毅然踏出那一步,最终庆幸地发现自己“在旅途之中并没有‘迷失’”。

  暌违十余年后重返校园,内心里除了梦想成真的快乐,更多的恐怕是重新启程的惶惑。然而,面对前路的艰辛,卢盛荣却能够苦中作乐。在信奉“天道酬勤”的他看来,人生事实上就是不断打破枷锁的过程,只有不断挑战新的环境,才能得到全新的体验和收获。就这样,强烈的求知欲和着十年后重返校园的兴奋,陪伴他开始了那段在自述中“紧张而又愉快”的学习生活。

  六年的求学之旅,让卢盛荣由而立至不惑,让他的女儿由垂髫而近及笄,也让一名重返校园的学生成长为了老师。回顾这一历程,卢盛荣感慨,最大的收获就是心灵得到了平静。在他看来,现在的自己得以徜徉于知识的海洋,执着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享受同事之间舒坦无猜的交往,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

  更令他倾心的是学于斯、教于斯的厦大,这座从博士时期就开始陪伴他的美丽校园,“一草一木,无不悦人”——曾经正是芙蓉湖和五老峰的湖光山色,教他忘却了“仓廪尽、妻儿瘦”的困苦,跋涉在追逐理想的漫漫长路。

  如果说结缘厦大,是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那么这一切一定源于返校深造,那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海外访学求至善

  采访时,卢盛荣正访学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经济系。该校的林光平教授,对卢盛荣的求学生涯有着不小的影响。早在攻读博士期间,得益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课程改革,卢盛荣就曾上过林光平教授在学院开设的《高级计量经济学II》课程并担任过助教,他回忆,林教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务实的治学精神滋养着他独立自主的学风,更不吝在现代经济学前沿理论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给予悉心指导,令他获益匪浅。他透露,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正是向林光平教授讨教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与拓广,以期完善自己目前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季度地区经济模型(CQREM)的开发与应用”。

  在国外访学的卢盛荣,无疑也对国内外经济学研究的差距有了自己的认识。除掉科研条件等众所周知的“硬差距”之外,卢盛荣特别注意到了一些“软差距”的存在。譬如说,与国内学者偏好“大”选题不同,国外学者大多着力于“小题大做”——“始终坚持自己研究领域,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每一小步,都是对原来研究的‘边际改进’,对研究的执着、认真、严谨的态度,令人敬服。”

  不仅如此,他还注意到了国外较为热烈合作氛围——“由于每个人的专长不同,所关注的领域也不同,相互的讨论往往会产生新的灵感与新思想,因而合作研究似乎成为当今主流。”此外,“教授治校”等举措所带来的极高的研究自由度与学术独立性也在“软实力”上造成了中外差距。

  除科研环境外,国外的授课风格和课堂氛围也令卢盛荣耳目一新。他发现,国外授课方式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课上并不进行内容的灌输,学生课前需要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否则课是听不懂的。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乃至学生与学生之间都不断进行互动和讨论,就在这种切磋的过程中巩固所学、获得新知。

  卢盛荣评价,这是一种开放的授课方式,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增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他表示,等他回国后,希望能把这种方式贯彻到自己的课堂上,活跃课堂氛围,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术研究接地气

  多年的工作经历,让卢盛荣对现实经济问题与经济政策更为关注。在他看来,任何学科,特别是人文社会学科,必须植根于社会现实,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工作之余,热爱观察和思考的卢盛荣对于经济学有着浓烈的兴趣,也正因此考取了厦大的经济学博士生,走上了经济学研究的道路。

  他认为,经济学是一门显学,或称济世学科,因此一个经济学工作者更需要从社会、经济生活中吸取养分,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利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来剖析现实问题,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竭尽所能去改善社会大众的福利。

  正因如此,卢盛荣的研究多围绕宏观经济问题开展,在宏观政策分析、区域经济学与货币政策理论等方面均有涉足。他曾对转型期的中国货币政策及其地区效应展开多项研究,对这一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心得。

  他表示,货币政策是需求管理工具,我们国家通常通过紧缩与扩张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一旦经济放缓,就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由于长期以来不重视结构调整,导致经济结构问题积重难返,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且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经济畸形运行,物价失控常有发生。

  对于故乡福建的发展,卢盛荣自然也投以密切的关注。他承担了与此相关的多项课题,讨论海西经济区的发展前景和区域大都市圈的建设。关于厦漳泉同城化的问题,他藉多年研究心得,热心建言献策。

  他表示,目前三市面积占全省五分之一、人口占全省45%、经济总量占全省51%,未来五年三市加快同城化发展,“区域综合竞争力必将大大增强,并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强闽台经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合作之余,还要分工,“厦门第三产业发达,泉州第二产业有实力,漳州第一产业有优势,三个城市各有产业优势”,各司其职,就能形成产业错位,实现协调化发展。倘若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推进故乡的经济发展,在卢盛荣看来,这才是自己所学真正落到了实处。

  卢盛荣喜欢思考中国的现实问题,特别是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对未来的趋势做一些自己判断,不只是他的“职业病”,也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他觉得,一个经济学的工作者或者爱好者,需要培养对数据的敏感性,从宏观数据的走向中解读经济态势。此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政治体制的变革始终落后于经济体制变革,因此,在当前与未来,中国需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发展”。

  良师益友共成长

  多年返校深造的历程,说起来浪漫,做起来更多的是艰辛。所幸,在这一过程中,卢盛荣得到了家人的无私支持,也遇到了众多良师的指点与帮助。其中,他的导师李文溥教授,其谆谆教诲让卢盛荣受益终生:“是他不断的耐心引导,我才初登经济学研究的殿堂;是他专业方面的深刻感悟﹑敏锐的思维和直逼问题的勇气,激励和鞭策着我不断前进;是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务实的治学精神,滋养着我独立自主的学风。”

  此外,胡培兆教授被他称为“一位善解人意、宽厚仁爱的长者”,其教诲与爱护令卢盛荣毕生难忘:“胡培兆教授关于植根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的深邃思想,令我获益匪浅。最不能令人忘却的是,他在得知我寓所潮湿、极易被盗、不便居住之后,不日深夜亲临寒舍,关怀备至,当时情景,历历如在眼前。”

  众多前辈的宽厚仁爱令卢盛荣铭感于心,推己及人,他对自己的学生同样倍加关怀。据他的学生透露,卢盛荣待人和蔼,与他一席谈,令人如坐春风。除了常常发起师生聚会之外,他还不时邀请学生参加家庭聚会、品尝几道家常菜,甚而“慷慨解囊”提供奖品,在中秋夜遍邀未能回家的学生一起“博饼”。

  卢盛荣说,中秋佳节本当亲人团聚,学生们却往往是孤身一人、在外求学,西北望乡,东南见月,难免触景伤情,倍感孤独,因此更有必要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正是由于这种对学生的关爱,学生们在毕业后都与卢盛荣保持着联系,此次去国外访学也有留学在外的学生与他联络,令他深深感怀于这种天涯海角也割不断的羁绊。

  益友之外,更是良师。虽然身在大洋彼岸,卢盛荣也丝毫没有放松对于自己所指导学生的要求,他时常通过Email和QQ关心国内学生的学习进度,督促他们努力向学,为他们的研究和学习提供指导;每当看到一篇精彩的论文,他常常等不及回国就发给学生,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新想法,“远程”指导学生跟进最新的研究趋势。

  除了学术研究能力之外,卢盛荣还要求学生要注意各方面的修养:他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让他们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也叮嘱他们要培养起“时间管理”的意识,能够胜任多任务的管理,以便在职课程研修班场上取得先机;还要求他们多看一些哲人的著作,“这样才可能有思想”。

  当然,这一切在卢盛荣看来都还是次要的,他最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为学先为人”;不论将来学生是向学界还是业界发展,他都希望自己的学生首先能成为一个正直、忠诚的人。

  【采访后记】

  生活中的卢盛荣老师喜爱打台球和跑步。喜爱前者,因为它是静态与动态、脑力与体力、策略与技巧相结合的运动;而对于后者,更多是出于对厦大校园由衷的喜爱。

  这座他在此开启了一场截然不同人生旅程的校园,这座他在此平静了心灵的校园,独具理性与感性的交融、科学与宗教的并立,芙蓉湖畔的掩卷遐思,常常伴随着投向天边的目光,化为远处五老峰上一朵具有禅意的白云。如果说人生就是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那么对于卢盛荣来说,厦门大学有着最美丽的风景。

3秒在线预约报名

在职研究生、备考辅导、论文指导在线报名预约绿码通道

*
今日已有237人预约成功

刘同学 138****2860 刚刚成功报名

王同学 131****2015 刚刚成功报名

张同学 133****4652 刚刚成功报名

李同学 135****8607 刚刚成功报名

杨同学 132****5667 刚刚成功报名

岳同学 134****6652 刚刚成功报名

梁同学 157****2950 刚刚成功报名

刘同学 189****1015 刚刚成功报名

张同学 155****4678 刚刚成功报名

邹同学 139****2907 刚刚成功报名

董同学 138****2867 刚刚成功报名

周同学 136****3602 刚刚成功报名

在职研究生
  • 在职研究生招生
  • 在职研究生招生
  • 在职研究生网
Copyright 1994-2024 北京中知易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在职研究生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56911号-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