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亮,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辅导员、学院团委书记。他积极组织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活动,连续12年参与带领华南理工大学博维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清明义工”志愿服务活动。清明义工活动曾获“中国志愿服务项目奖”“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广东志愿服务20周年最具影响十大事件”“广东省百项优秀校外教育成果一等奖”等。他连续11年带队深入偏远地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施义教、帮困助残。个人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广东省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多次获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
思政工作:量身定制拢人心
“我们学生种类比较多,除了普通学生外,更涵盖来自新疆、西藏的民族生,还有国防生、体尖生、艺术生等。”石春亮说,“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也是我们工作的突破口。”
与学生座谈
为了“抓住”不同类型的学生,石春亮以现有的党团组织为基础,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和科技创新竞赛,为不同类型的学生“量身定制”兴趣小组。从学校文艺演出、体育赛事,到企业文化案例竞赛、SRP、百步梯攀登计划,一方面鼓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组队参与,一方面推动优秀的团队吸收不同类型的学生进入学习参与。通过兴趣小组的形式,既把同学们课余时间“抓”了起来,又通过小组内的交流互动,把同学们情绪“提”了起来,更重要的是把同学们的心“拢”了起来。“心里能接受你,把你当做朋友,这样再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就能听得进去。”石春亮说。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品牌
作为辅导员,石春亮要指导学生开展以青年志愿者为主导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假期社会调研、“三下乡”等。如今他已经连续11年带领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三下乡”活动,连续12年组织参与学院的大型志愿服务活动——“清明义工”。自1988年起,这项活动从秩序维持、清洁打扫,到倡导“无烟扫墓”“骨灰植树”“鲜花祭拜”等,再到将志愿服务、环保宣传、清明调研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融于一体,参与清明义工活动的累计志愿服务人数已达到9239人,累计志愿服务时数达43490小时,已经成为学校和学院开展志愿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著名品牌之一。
“从我在华工读书开始,从参与者到组织者,我已经与‘清明义工’融入在一起。”说起学院里组织开展近30年的“清明义工”志愿服务项目,作为服务时间最长的义工,石春亮充满了感慨。
带领学生开展“清明义工”志愿服务活动
“不能仅仅局限于服务,应该让这项活动更具有教育意义。”几年前,作为指导老师的石春亮就开始考虑:时代和人们观念都已经发生变化,年轻大学生对于“清明义工”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那我们的活动该怎样做才更有意义呢?2012年,石春亮偶然走到火葬场对面的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我认得你们”,烈士陵园纪念馆老馆长刘玉香接待石春亮时,和这个热情的年青人一拍即合,当时正在筹建中的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纪念馆和网上纪念馆正需要志愿讲解员,而这些正是大学生可以做到的。随着第一批15个志愿讲解员的上岗并获得良好效果,几年下来,烈士陵园和学院的各方面合作不断加深,学院把党建、团建活动搬到烈士陵园的纪念馆,除了火葬场卫生清洁、银河烈士陵园纪念馆志愿讲解活动,还相继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扫墓活动、“红军前辈讲述革命家史”爱国主义讲座等,让参与其中的同学们受到极大的教育与鼓舞。同时,烈士陵园纪念馆组织的志愿讲解员培训工作和各种纪念活动,也成为对青年大学生的一种新形式爱国主义教育。
科创竞赛:做好后勤有保障
“我们学院的各种奖杯,金灿灿的一屋子啊。”学生时代的石春亮就曾代表学校参加2004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获得金奖,“也是从那一年开始,我们学院的学生从来没有缺席过‘小挑’的全国赛。”
指导学生竞赛获奖
带着对专业、对学院的热爱,留校工作后的石春亮更加积极地为学生参赛搭建平台,鼓励学生们参赛。“首先,我们要挑选和发动一批优秀的指导老师,他们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石春亮和同事们通过组织各种校内竞赛,既让老师了解学生,也提升学生的兴趣,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创造出如返乡农民工、产业双转移等既有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又有人文关怀的优秀实践成果。
“如今指导老师中间涌现了一批‘金牌教练’”,石春亮介绍道,“我们的科技创新竞赛指导老师已经初具规模,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发动和组织好学生,为他们的兴趣小组建立梯队式的学生补充机制,以老带新,持续发展。”如今的石春亮笑称自己省心多了,只要全力给师生们做好服务工作,无论是会议场地,还是寻找匹配专业的学生,他在繁杂琐碎的工作中乐此不疲,“无论学院还是学校,对于学生的科创活动都给予的很大支持,而我要做的就是帮师生们用好这些资源,为他们提供更好服务,共同创造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