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30,天才蒙蒙亮,志愿者刘嘉超穿好红色马甲,准备到集合点跟其他志愿者汇合,他们要花将近两个小时,去一个叫“慧灵家庭”的地方,那里有重度智力障碍者在等候他们。
“慧灵家庭”项目是华南理工大学“涌动的红色”研究生志愿者服务队坚持了7年的品牌活动之一,至今已经是第51期了。另外还有面向中度和轻度智力障碍者的“庇护工场”项目(已举办21期)和“康智乐务”项目(已举办30期),同样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坚持7年,为一股强烈的被需要感
“涌动的红色”研究生志愿者服务队的服务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智力障碍,有的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他们渴望社会的关爱和帮助,期盼别人的理解和陪伴。正是看到这点,从2010年成立后,“涌动的红色”研究生志愿者服务队就与广州市慧灵庇护工场、康智乐务中心、慧灵家庭等机构合作,并且在助残路上一走就是7年,让他们坚持下来的,是一种强烈的被需要的感觉。
“有一次活动因故改期,我按原定时间去庇护工场取资料,学员们一看见我,就兴高采烈地开始摆桌子,但听说我取完资料就离开,他们好失落,像小孩子一样闹起情绪来。”志愿者蔡元浩回忆当时,至今还能感受到那股强烈的被需要感。
同样,在慧灵家庭的志愿者也深深地被这样“被需要的感觉”所牵绊。“研究生课业繁忙,加上我们的服务对象特殊,好几次想要放弃,但总有那么一批人坚持下来。”“慧灵家庭”项目组成员刘嘉超说,“上次就约好的,他们在等我们。从他们的眼神里,我能读到渴望和期待”。
悉心呵护,因一抹发自内心的微笑
陪伴智力障碍者需要相当的耐心和爱心,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每次出发前,老志愿者总会跟新志愿者交代各种注意事项,从正确认识他们突如其来的“怪”举动,到怎么跟他们沟通交流。当志愿者司乙川第一次接触这个特殊群体,他这样说道:“刚开始,我心里不知所措,可当我们一步步地开展活动,才渐渐发现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其实和我们一样,喜欢Beyond,喜欢看动漫,喜欢追剧。”
就这样,一个气球,一场游戏,一次聊天,又或者是小小的礼物,打破了沟通障碍,他们在志愿者“哥哥姐姐”面前笑得像阳光一样灿烂。志愿者的呵护,只因他们发自内心的微笑,而他们的简单纯粹,又为志愿者带来深刻的人生体悟。
“有个女孩,在活动中突然哭了,问她为什么,她说不是因为没得到奖品,而是为没参与比赛而着急。在我们的鼓励下,她上台唱了歌,还说,天气那么热我们还过来,她很开心。话很简单,却让人感动。”——“康智乐务”志愿者刘丁怡
“有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子拉着我说话,毫无戒备地给我分享她去麦当劳工作的事情和心里的小秘密。她说,她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要找到一份好工作,供妹妹上学,好好孝敬父母。原来,他们也有着跟我们一样的梦想。”——“庇护工场”志愿者皮芳
“我告诉阿东,姐姐毕业之后可能要过很久才能来看你了。他沉默了一会儿,画了一幅画给我。我想这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一份礼物。他们没有动情的言语,甚至不会说话,但是我们带去的温暖与快乐,他们会记住,会回味,会不舍。” ——“慧灵家庭”志愿者周岳凤
授人玫瑰,引一道温暖人心的清泉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涌动的红色”研究生志愿者服务队走过两千多个日夜,成百上千名志愿者投身助残事业,为帮助智力障碍者了解社会、融入社会贡献力量,犹如一道清泉,温暖人心。
7年来,越来越多研究生加入其中,只要能帮助别人、回馈社会,他们就充满干劲。发展至今,“涌动的红色”研究生志愿者服务队已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名单”,目前拥有注册志愿者2452人,先后组织各类志愿服务340余次,服务对象超过1万人,服务时长累计73404小时。连续3年获得“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铜奖;3次获得广东省“福彩公益优秀团队奖”;也曾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十佳公益团队”、“十佳卓越团队”、“‘感动华园’年度人物特别奖”等称号,赢得多方肯定和赞誉。
以“涌动的红色”研究生志愿者服务队为平台,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团委还建立了校院两级研究生志愿者服务管理体系,注重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公益事业有效结合,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发展。除了一直坚持的助残活动,每年寒暑假,“涌动的红色”研究生志愿者服务队还组织博士生和硕士生走基层、进企业,通过在新疆、广西、吉林、云南等地和珠三角地区提供智力支持、科技帮扶等服务,为偏远欠发达地区发展和珠三角区域发展带来志愿服务的红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