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人才培养是我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南京大学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创建“双一流”的基础性工程。当前,我校“四三三”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二三三”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拔尖人才培养理念日益清晰。
2013 年,我校在前期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试行)》等一系列改革指导文件,向全校推行博士生教育改革。院系结合学科发展和特色、人才培养要求等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此次改革是在文、理、工、医30 个院系共4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进行,涉及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千人在内的1000多名博士生导师以及5200 多名在校博士生。自愿参加改革的院系,由学校统一组织专家评审和论证,成熟一个实施一个,避免了以往“统一布置”后的“执行走样”。“四三三”培养模式具体是指:博士生培养过程分为预选、硕士、博士、弹性延长等四个阶段,实施分阶段、分类型、分层次的三种奖助激励,落实招生入口优化、过程严格把关、毕业出口弹性设计的三个环节质量控制,完善制度设计、机制运转、措施落实的质量保障与监督体系。
我校“四三三”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是在学校创新体系战略下落实高校人才培养本源的改革,是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深入、不断完善、内涵提升的改革。简单地说,通过此次改革南京大学给予了在校博士生选择性发展的路径和差异性起步的平台。学校通过对博士生的特色化培养,促进了博士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了统一改革模式观下博士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多样性成功。2017 年10 月,南京大学入选教育部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以质量为核心的“四三三”博士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017 年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当然,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是在实践中经过长期不断的循环演进和调整。南京大学在前期博士生教育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四三三”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今后一段时期将继续围绕“立德树人、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改革主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以分流淘汰、科教融合、课程改革为改革重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改革深入推进中,我们将更加注重招生选拔、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国际合作、导师队伍、投入资助等环节在“四三三”博士生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同时,在宏观层面将进一步夯实两个基础: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多元质量评价机制和基于综合资源配置的校、院系、学科良性互动的管理模式。通过不断完善博士生培养模式,使得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在提升动力(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提升质量(核心素养、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和支撑发展(个人发展、学科发展、学校发展)上更上一个新台阶。
2016 年,我校在“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四三三”博士培养机制改革获得重要进展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特点,制定了《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指导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改革指导文件,向全校推行硕士生教育改革。该改革以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培养模式为主线,以院系学科特色化的实践作为基础支撑,系统拓展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宽度与深度,为硕士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提供多样性的选择途径,有利于硕士研究生自主发展、成长成才,最终形成一体化、特色化、内涵型为特征的“本硕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从根本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术学位硕士生课程体系建设是“二三三”改革的两大重点之一。其总体思路是,以“二三三”培养模式为指导,针对现有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学科核心课程特色不够突出、实践性与方法类课程普遍欠缺、交叉与前沿类课程针对性不强、质量保证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以“分类型分层次的重点导向课程”建设为抓手,强化科教融合,形成“重视课程学习,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的改革氛围;采取多种手段,在课程教材、授课方式、考核方式、评价方式及授课主体等方面进行变革,力争达到“高水平、特色化、有突破”的要求;建立行之有效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在课程申报规范、课程教学规范、多维度评估评价、多样化课程检查、激励与处罚机制的改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新建一批重点导向课程,推出一批品牌课程,改造提升一批相关课程,取消一批质量较差课程,基本形成与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定位相一致、与院系/ 学科地位相适应、以若干品牌课程为引领、以一批重点导向课程为支撑的新型课程体系。
两年来,共有30 个院系和单位参加学术学位研究生院课程改革,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新建了一批重点导向课程,推出了一批品牌课程,改造提升了一批相关课程,取消了一批质量较差课程,基本形成院系/ 学科各具优势特色的新型课程体系。我校“二三三”课程改革成果显著,学生选课更自由,积极性更高,教师方面,围绕品牌课程建设,新建了师资团队,团队教学大大激发了课堂教学的活动,改变了陈旧的传统教学方式。特别是新增的学术讲座类和前沿研讨课,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口碑都非常好。
随着改革实践的推进,我们将会继续积极探索将改革实施及成效与荣誉激励、招生计划、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经费分配等相关联的各种机制,以保障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是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各院系要从全局的高度,主动服务需求、促进内涵发展、提高培养质量。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二三三”改革的另一大重点。其总体思路是,以职业需求和创新创业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和产学结合为核心,以“二三三”培养模式为指导,针对南京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独立发展、各具特色、逐步成型、不断演进”的发展特点,着力加强课程体系、实践基地、出口评价标准三个培养要素的建设,并在此基础上,以“要素型、集成型、质控型”作为三要素“三位一体”融合的三个发展阶段与台阶,分期分批推动院系/ 学科形成特色化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资源聚合机制、开放化的质量保障体系、系统化和特色化的体制机制支撑、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机制等外部环境改革,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外挂型”向“内嵌型”转变,从“自由发展型”向“规范化提升型”转变,从“经济驱动型”向“综合激励型”转变。学校和研究生院主持制定学校层面改革方案,全面推进改革实践,将专业学位综合改革纳入全校本硕博贯通的一体化、系统性的改革体系,并在“二三三”培养模式中具体落实贯彻,加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统筹互动,进而实现了硕士生“二三三”培养模式与本科生“三三制”培养模式与博士生“四三三”培养模式的联动。
两年来,我校基于“二三三”培养模式的专业学位新培养方案全面启用,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学生对特色课程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实践基地获评“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和江苏省优秀工作站,“翻译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入选专业学位培养A 类案例,医学专业学位改革成果获得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一等奖;通过综合改革,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初步实现了从外挂成长型到体系内嵌型、自主发展型到规范提升型、局部探索型到系统推进型的转变。
以上就是有关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中的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相关介绍,您是不是有所了解呢?更多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信息关注在职研究生考试网(www.duy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