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处罚”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之所以称其“史上最严”,是因按照规定,论文造假者3年内将无法再申请学位。而且,《办法》对论文造假者为在职人员这个以往的制度“盲点”也作出明确规定,“若为在职人员,学位授予单位除给予纪律处分外,还将通报其所在单位。”
根据媒体报道,“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可是用百度搜索“代写论文”,居然有479万个结果,令人瞠目。
因为申硕论文数量特别多,有人看到了“繁荣”,有人看到了“泛滥”。而事实上,貌似花团锦簇的“学术繁荣”后面,其实夹杂着无数“谎花”,甚至是颇具致命诱惑的“罂粟”。有这样一个令人警醒的数字,虽然我们拥有“论文数量世界第一”的头衔,但论文的平均引用率却排在世界100名开外,美国《科学》杂志对中国论文的拒稿率高达98%。
论文之所以造假泛滥,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出在评价机制上。不论是实践性很强的中小学教师、执业医师,还是高校研究人员,都要通过一纸论文来论英雄。
面对论文造假泛滥,应该扬汤止沸,还是釜底抽薪?答案不言自明。《办法》的实施,目的就在于培养学术兴趣、改革评价制度、消除“唯学历论”,在职研究生能不能不以论文优劣论短长?评职称能不能不以论文数量论英雄?提拔干部能不能不以学历定“门槛”?
以上惩罚内容希望大家谨记,切勿触犯红线。如果您对报考在职研究生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咨询在职研究生考试网老师了解第一手在职研究生报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