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随着在职研究生的发展,也开始结合自身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研究生道路。之前,在职研究生的发展模式有一些是借鉴西方欧美国家的,但是从今年的数据分析来看,中国在职研究生教育呈现出两大特点:
第一大特点: 国际化
在职研究生发展国际化不代表欧美化,争相进行三大认证、学术成果以美国权威管理学杂志计算,大量引进海归背景的教师,与国际著名的商学院联合招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学生、开设全英文课程和双语课程等。“国际化”几乎成为中国在职研究生教育跨入二十年的不二的选择。然而,何为真正的国际化?国际化是否等于美国化或者欧美化吗?拥有国际学生是否就等于国际化?
国际化并不是简单地借用欧美的教学理念,也并非聘用几个外籍教师所能完成。它需要学校在师资、学员、课程、项目、学院管理模式、科研成果、资源配置等方面努力,也需要在文化和思维方式的沟通和理解方面努力。
目前,从学术规范到研究方法,中国学院不得不和欧美主流商学院的价值接轨、标准对接,中国由于综合国力的提升逐步融入国际大家庭,但还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当今主流文化依然是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东方体系尽管在商学院得到了研究,但是很难和西方管理构成足够的抗衡。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将是个演变的过程。
第二大特点:个性化
寻求个性化发展,在中国追求论文数量、各种国际认证排名的同时,种种在职研究生现状也成为一个又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内部沟通障碍重重,教学内容僵化死板,学科界限深入鸿沟,课题选择缺乏战略性、原创性架构、把学员当客户、沦为“富人俱乐部”等。
中国在职研究生教育必须重新考虑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问题,中国经历二十年的发展,到了教育定位和价值取向革命性调整的时刻。另一方面。在职研究生的发展不能千篇一律,哈佛大学坚持案例教学,芝加哥大学执着理论体系,耶鲁大学关注社会管理,斯坦福大学关注创新创业等,这使得美国研究生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生态。中国的在职教育只有在个性化道路上进行思考和探索,才能构成自己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中国的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任重而道远。正是因为责任重大,我们才要报考研究生,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