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圳大学物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是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下设的研究生专业,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物理系、应用物理系、原子核科学与技术系、大学物理教学部、深圳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含大学物理实验教学部)等5个教学单位,关注微信(读研网:duyanwang)获取更多在职研究生信息。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有物理学一级硕士点,深圳大学在职研究生目前招生专业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薄膜物理与技术五个专业。本学科硕士生学习年限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半(1-3学期)。
本专业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师个别重点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强调对研究生拓宽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重视讨论班、读书报告会、学术论坛、前沿讲座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的重要性,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探索能力。本专业培养的硕士生适合从事各类教学和科研工作。
(1)理论物理
理论物理学科在当前物理学领域中的若干前沿问题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主要从事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非线性复杂系统动力学、量子光学等学科的研究。
在量子调控和量子信息方面,主要利用李代数方法研究量子间接调控方案,即利用量子探针对被控系统进行控制,并应用到固体量子计算中的量子调控问题,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复杂系统动力学方面,主要是研究复杂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的控制或同步方案,从理论上确定其实现条件并用电路实验加以实现。提出的同步方案解决了超混沌同步的普遍性问题,该工作在Phy.Rev.Lett.发表,已被引用180次以上。近年的工作转向高维混沌领域,在延迟及时空混沌系统控制、同步领域取得了研究成果。量子光学领域的工作主要研究真空感应相干效应对原子增益谱特性影响及物理机制;非对称双量子阱结构中实现无反转光放大的机制以及在半导体材料中实现无反转激光的方法。
目前团队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5人拥有博士学位,团队成员年龄结构合理,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均具有丰富的经验。近年来承担国家和省级课题10项,总经费107.5万元。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或被推荐到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到中学任教,或从事相关科研工作。
(2)凝聚态物理
凝聚态物理是当今物理学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领域中的重大成就已在当代高新科学技术领域中起关键性作用,为发展新材料、新器件和新工艺提供了科学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1)纳米器件输运特性的研究,包括分子及其复合器件的直流、交流电输运特性和电子自旋特性,热传输和量子噪声特性,电子-声子的耦合效应以及器件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2)低维纳米功能材料的光电学特性的研究,包括超细直径纳米管的制备,纳米材料的定向调控方法,纳米线的光学各向异性和光谱红移、蓝移现象,以及光子晶体光纤改性。研究成员和加拿大McGill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有密切的国际合作,研究工作一直处于世界前沿。3)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利用脉冲或连续激光制备薄膜材料以及后处理,研究材料的结构和物性的变化规律,主要为光电技术领域的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等器件寻找新的制备方法和材料处理工艺。4)新型材料的超快光物理。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超短脉冲光学、超短脉冲光通讯,飞秒激光与新型材料相互作用及其对光的调制和对介质的操控,超快光学光子学元器件制备及研究飞秒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出现的各种非线性光学现象,探索其在光学、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近年来,凝聚态物理研究人员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其中,863-804计划1项、863-416计划1项、863子课题1项、国家青年科学基金1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完成或在研广东省基金2项,完成或在研霍英东教育基金、市属基金及其他基金项目11项,项目经费达到了300余万(含深圳市政府对国家基金等的配套经费)。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Phys. Rev. Lett.、Appl. Phys. Lett.、Phys. Rev. B、New J Phys.、Nanotech.、J Chem. Phys.、Carbon和J Appl. Phys.等本领域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论文总他引用次数超过80次。该专业毕业生发展前景广阔,或被推荐到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就业于深圳企业,或到中小学从事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