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多重因素综合推动了“考研热”。2016年12月底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第一次将在职研究生纳入了统考,推动了考研人数的上涨。
仅仅一年时间,考研报名人数增加了24万,究竟是什么支撑着考研升温?这是原因之一。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我国大学生整体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很多学生都把考研当做了避风港,以延缓就业压力;此外,长期以来,社会上不少企事业单位都有着浓厚的“学历情结”,如果没有一纸研究生文凭,很多学生连报名竞争某一个岗位的资格都没有。多重因素叠加,共同促成了“考研热”。
而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凌昊莹看来,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因素不可忽视——高校扩招的传导作用。1999年本科教育扩招后,2003年我国研究生教育也开始扩招,经过多年的教育发展,每一年高校的在校学生基数庞大,带动了研究生教育的招生人数和录取比例大幅上涨。既然被录取的机会比以前更大了,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去考研。
熊丙奇认为,眼下高烧不退的“考研热”,说到底,是一个不健康的状态。因为,很多考生是带着非常强烈的功利色彩去考研。对此,凌昊莹则有不一样的看法。她认为,“考研大军”中也不乏理性的认知。比如,有些学生本科阶段并不是就读的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考研换一个志趣所在的专业未尝不可。同时,从现实点儿的角度来说,在国内读研相比国外留学,经济成本也是比较低的。两三年的读研时间,学生“可以实现以时间换空间。读完研参加工作时,可供选择的空间要比本科大得多。”
考虑到以上种种因素,不论是熊丙奇还是凌昊莹,都认为“考研热”现象很难在短期内降温。
那么,面对“考研热”,高校和社会应该如何应对,做出哪些改变?对此,熊丙奇建议,目前的“考研热”,对教育部门和高校来说,肩上的压力其实更大了,应该抓紧时间推进相关改革。尤其是要推进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建立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同时,为了引导考生对考研养成理性的认知和抉择,也要进一步扭转我国社会,特别是公务员招考、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和人才评价过程中的“唯学历论”现象。
凌昊莹则提出,很多学生之所以考研,只是按照现实逻辑做出的被动反应,单纯说学生太功利,似乎也算不上是客观的态度。改变“考研热”,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感觉现在陷入了一个怪圈,大家普遍认为考研已经过热了,但社会上的一些门槛却伫立着。学生找工作有压力,反过来又倒逼着高校引导学生去考研和扩张招生规模……”因此,她建议,不管是高校、政策导向,还是社会企事业单位等,都应该真正有所行动。
而具体到在职研究生考生个人来说,在尊重个人兴趣和选择的基础上,一旦确定要考研,就要努力做到学历和能力相匹配,而不仅仅是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身份。
【相关文章推荐】
想要成为商业大佬,就必须去国外名牌大学读MBA?
2018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会下降吗?
2018年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