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关注点不仅仅只是温饱了,还关注自身的一个发展。如何缓解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教育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呢?其实研究生教育改革已经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人们常说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在这方面很严重。但研究生教育发展方面的不平衡与不充分,同样会在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这才导致国家在2016年的时候取消了“十月在职联考”,把它并入到全国统考当中,规范研究生教育。
那么,研究生教育发展能给高校改革带来哪些启示?想要深入了解这个问题,那就要看看研究生教育改革解决了哪些问题。
问题一:研究生教育地域差距
1、例子:我国研究生教育对于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在进行地区比较时发现,研究生教育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而西部地区已经处于显著性边缘,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不显著。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东部地区的研究生毕业生规模最大,并且大多数毕业生毕业后留在东部,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西部地区的研究生毕业生规模较小,但也有一定比例留在了西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部地区的研究生毕业生规模虽然较大,但很多都流向了东部,导致中部地区尽管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大,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却不大。
2、危害:研究生毕业生的自由迁移,对其个体而言是理性的,是为了追求更好的个体发展平台;然而研究生毕业生个体对自身美好生活的追求,却造成了地区之间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具体而言就是导致中部地区的研究生教育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这一现象也会损害相关地区、机构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
3、解决方案:进行相应的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包括类型结构和学科结构的调整,进而使得个体层面的追求和地区、国家的发展相一致。具体而言,可以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扩大匹配当地产业结构的学科研究生规模、扩大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专业学位的发展,尤其招收工程硕士等在职专业学位学生,并让这些专业学位学生毕业后能够留在当地进行经济社会建设。
问题二:专业学位的供给与需求存在不匹配、不平衡问题。
1、例子:专业学位是指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而设置、有特定职业去向的一种学位类型。国际上的研究生教育大国都有科类齐全的专业学位。我国的专业学位已经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目前主要集中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例如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等。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需要大量专业学位毕业生阶段,专业学位学生也有很多诉求。
2、危害:但是很多高校作为供给侧,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满足专业学位培养的要求,比如校外联合导师或者兼职导师、教材建设、案例库建设等。这就导致一方面用人单位大量需求高质量的专业学位毕业生,另一方面却又觉得目前专业学位毕业生达不到用人要求。
3、解决方案:继续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对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构建系统的、政产学研相结合的联合培养机制。具体而言,对积极参与专业学位培养的产业界给予不同形式的支持,例如减免这些单位员工进行专业学位学习的学费等,推动产业界积极主动参与专业学位的培养,从而缓解专业学位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匹配、不平衡问题。
二、研究生教育发展能给高校改革的启示:
1、给高校改革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2、通过研究生教育改革,从中明白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尤其是社会环境,否则,高校改革寸步难行。
3、还要得到国家、社会大众的支持,因为改革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比如说:上面研究生发展改革得到了中僻远地区群众支持。
4、学校的自身的问题,因为这是“直接联系人”,就像“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也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
以上就是关于研究生教育发展能给高校改革带来哪些启示的相关内容,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去我们的官网上找客服老师咨询。
【相关文章推荐】
考“双一流”硕士研究生,难不难?
福建省丨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现场确认通知
详解: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区别很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