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由地主、商人、小官僚、手工作坊主转化而来的。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党在不同时期对其实行不同的政策及态度,具体表现在: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联合又斗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受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性,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其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斗争中缺乏彻底的革命性,具有妥协性。正是由于其两面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一不能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二不能是革命的领导力量。党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在政治上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并对其妥协性进行斗争和批评,实行又联合有斗争的方式,这是符合革命要求的。
二、抗日战争时期:团结和争取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此阶段,党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团结争取的策略,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努力促成了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及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它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也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
三、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平赎买
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剥削工人取得利润;另一方面,其又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产阶级作为剥削阶级应该是被消灭的对象,但同时也是可以团结和改造的对象。党对民族资产阶级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即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从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到公私合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国家采取“包下来”的政策,根据“量才为用,适当照顾”的原则,通过改造阶级成分的方式达到从整体上消灭资产阶级的目的,最终把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综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及态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党根据不同形势采取的不同做法,正是党坚持从实际出发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