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MPA已经成为中国培养文科高层次职业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那么,MPA教育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对于参加MPA教育的人而言,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了公共管理方面的知识,提升了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了职业发展空间。韦芬萍就是千千万万个MPA成功者中的一个例子。韦芬萍是中国人民大学2002级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返回工作岗位后,她由于工作成绩突出,3年就由副镇长升任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副县长,2008年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在给母校MPA研究生做报告时,她说自己在MPA学习中获得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公共管理基本理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肯定了MPA给她带来的巨大影响。
MPA教育使学习者在获得公共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性知识的同时,也拓展了学习者的人脉资源。《决策》杂志社的编辑部主任杨敏介绍,他当时就读的班级里“有一些厅、处级干部来这里进修”,MPA的学习,不仅让他提升了能力和素质,“也是我们在专业领域积累人脉的难得机会”。一个人的成功除了自身的业绩和能力外,良好的人脉必不可少,MPA教育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脉基础。
对比2001年MPA刚登陆中国时的招生报考条件我们发现,最近几年MPA的招生条件正逐渐放宽,工龄要求由原来的4年放宽为3年,同时,不再局限于政府和非政府的管理机构人员,也鼓励企业及各界符合条件者报考,这无疑为MPA的就业出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一般来说,完成了MPA教育后,有三类主要的就业方向:
l 报考公务员。MPA的招生有比较严格的条件限制,要求MPA的报考者必须是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工龄3年以上的在职课程研修班人员。经过3年的专业学习后,MPA毕业生具备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而从报考公务员的角度来看,现在越来越多的岗位要求报考者具备基层工作经验,同时要求拥有专业知识和公共管理经验,这意味着,拥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MPA将成为“国考”中最有力的竞争者。
l 进入非政府部门和企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MPA专业学位除了招收政府部门、政府公共管理机构的在职课程研修班人员,同时也接受非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的人员报名,包括来自NGO和企业的人员。这为那些有志于从事政府管理、公共管理的人提供了机会,他们完成MPA教育以后,可以参加社会招聘,到一些公共管理性比较强的企业,比如民航、铁路、交通,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l 回原单位。现在的MPA,多为在职课程研修班人员,他们把MPA当作提升个人能力和知识的机会,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