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介绍:首都经贸文传学院举办“新闻与传播学科:应用、实践”主题研讨会
9月24日上午,作为纪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庆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文化与传播学院举办了“新闻与传播学科:应用、实践”主题研讨会。以“新闻与传播学科建设的应用性与实践性”为主题,围绕“新闻与传播学科建设的应用性”、“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质”、“新闻与传播学产学研创新基地的建设”和“新闻与传播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未来”四个议题,学院特邀政、产、学、研专家,产学研基地领导,媒介经营与管理硕士校外导师和校友代表,在博纳楼第六会议室进行主题演讲、研讨。会议由文传学院院长石刚主持。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正处级调研员吴锡俊,首先发表了题为《文化产业发展与传播应用人才培养》的演讲。吴锡俊用详细的数据解读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指出北京的文化资源丰富,从业人员众多,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他认为,未来技术的发展和产业融合的不断推进是文化产业发展和繁荣的两大主要推动力。处在巨变之时、大争之势的时代,吴锡俊认为传媒人才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学会深度的思考,完善市场训练,进行合理的目标规划,特别要突出技术能力、产品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经济日报》高级编辑、国务院特贴专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姜波,在随后的发言中,指出新闻与传播人才学新闻容易,当记者难。新闻学科是一门博学的学科,需要深厚的历史、政治、社会,以及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当今知识爆炸、技术发展的时代,真正合格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必须博学、有思想、有人文关怀的人才,要兼顾新闻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人文精神与专业技能的应用和实践。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镇之以《“互联网电视”与“网络视频”新型电视的两种市场》为题,结合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红经济和网台互动现象,介绍了传媒行业发生的巨变和新型电视的发展。并特别针对广电总局对两种市场管理的漏洞,提出新型电视管理应实行“新型管理”。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她认为,学生应用技能和技巧容易学习,学生必须多开展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学习,以夯实自己未来从业的基础和能力。
北京电视台新闻部主任周永萍在其主题演讲中指出,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正面临生存危机,面对AR、VR等新技术不断涌入新闻传播业,新闻从业者需重新审视媒体环境,认识新媒体,在信息传播的历史拐点学习内容、渠道的整合运营。
在和润影业创始人、开画影业董事长,媒介经营与管理硕士生校外导师许一顶的发言中,他主要结合自己的影视实践经验,提出做电影的几个要素:内容为王、以人为本、格局以及主导权意识。他对有意从事影视行业实践的学子们,提出必须首先以敬畏之心面对电影,同时也要始终以脚踏实地面对工作和事业。
校友代表、新华社记者、文传学院传播系2008级毕业生孙琪从自己的留学经历及职业选择讲起,说明新闻与传播人才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点,她特别叮嘱在校的学弟、学妹珍惜学校及学院提供的学习、实践机会,充分利用好在校时光,助力自己的成长、成才。
首经贸研究生处副处长阮敬向到场嘉宾、老师及同学,介绍了学校整体的学科布局及建设与发展情况。他特别指出文传学院学科建设及专业建设的特殊性,希望专家、校友等继续关、支持首经贸特别是媒介经营与管理学科的未来发展。
石刚在最后的会议总结中,感谢演讲嘉宾精彩的主题演讲。认为这必将对即将开展的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以及媒介经营与管理硕士点建设,大有裨益。
文化与传播学院领导班子、部分媒介经营与管理硕士生导师、学院中青年教师、校友,以及媒介经营与管理专业2015级和2016级硕士研究生,2016级传播学专业的部分学生等约计60人,在场参加并聆听了会议。
还有其他想要咨询了解的,可直接联系我们的在线老师,获取更加详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