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研究生导师培训研讨会在东区活动中心五楼报告厅举行,180余位导师参加了本次培训研讨会,其中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金属研究所、南京分院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导师占三分之二。包信和校长出席会议并作专题报告,校长助理杨金龙主持会议。
首先,校长助理杨金龙介绍了出席培训会的领导和参加培训的单位,并对他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他从国家和学校两个层面阐述了本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和重要性,指出全面推进我校“双一流”建设离不开在座的各位导师,推进科教融合最终应落实到学校与各研究所的“文化融合”上,希望各研究所与校内各单位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齐心协力,共同实现所系结合的文化融合。此外,他作为一名导师分享了自己多年来教书育人的感悟。
随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优秀导师吴恒安教授作了题为《研究生培养的点滴体会》的报告。他从科研和育人两方面分享了自己多年来指导研究生的经历,满怀激情地讲述了自己与导师、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诸多故事。他认为导师要把培养学生作为一项事业,坚持以学生为本,欣赏、激励和包容学生,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加快自身的成长。
中科院“百人计划”田明亮教授作了题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与思考》的报告。他从研究生导师自我修养和能力提高的重要性、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科教融合带来的新机遇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历,阐述了导师应如何去面对挑战。他提出作为一名导师的职责应为“传道、授业、解惑”,好导师的素质应包括“远见、学识、人品”。
随后,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作了题为《中国科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报告,从学科建设、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科教结合四个方面介绍了我校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整体情况。研究生院副院长倪瑞作了题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工作介绍》的报告,阐述了信息化环境下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的理念。
在下午的报告会中,国家基金委监督委员会副主任李曙光院士作了题为《科学家的名声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谈科学研究职业道德》的报告。他强调,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在同行、科技界的名声以及在其学生中的名声非常重要,所有导师都要爱惜自己的名声。他认为,科学家的名声由学问和为人两方面组成,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应该将追求真理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的首要目标,应具备“诚实、认真、尊重、合作、自省、胸怀”这六项基本品格。他呼吁大家从自我做起、言传身教,培养具有良好科研职业道德素质的学生。
安徽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吴梅芳教授作了题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报告。她从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必要性以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两方面,强调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她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高校教师要“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为主线,对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作了详细阐述。她强调,高校要立德树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要求导师在指导学生做科研的同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校长包信和院士作了题为《中国科大近期情况报告和未来发展思考》的专题报告。报告从学校近期情况、“双一流”和“四个率先”背景下学校发展思考、“双一流”建设任务和要求、人才培养和立德树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校区功能优化和校园建设、科大六十年校庆等七个方面展开。他在深入分析我校发展所处的大背景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未来一个时期内我校“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在人才培养和立德树人方面,包校长介绍了推行大类教育,适当加强通识教育,逐步建立创新创业教学和实践体系等改革总体设想:针对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我校将夯实基础学科,突破交叉融合,统筹建设学科群,积极探索新兴学科研究领域的体制机制建设。
培训会结束后,包信和校长为参加培训的导师颁发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
我校导师岗前培训工作已经制度化、常规化。校本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金属研究所、南京分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广大导师通过聆听报告、实地考察、面对面交流,加深了对导师责任和使命的认识,加快了对科大文化的认识和认同。导师培训研讨会已经成为我校推进科教融合、所系结合事业发展的一张靓丽品牌。
研究生院、公共事务学院
2017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