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在职研究生招生网,为您提供专业择校&备考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2018年中国近现代史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模拟真题答案解析

来源:在职研究生招生网 时间:2017-12-22 11:03:36
分享到

  【导读】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就要开始了,下面,小编就分享一下中国近现代史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模拟真题答案解析,以供考生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2.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

  A。官僚买办资本家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本家 D。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维新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4.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5.戊戌维新前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

  A。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B。守旧派与洋务派之间的一次论战

  C。保皇派与革命派的一次论战

  D。帝党与后党的权力之争

  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

  A。洋务运动 B。戊戌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7.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

  A。民族革命 B。政治革命

  C。社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8.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B。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

  9.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A。新文化运动 B。“二十一条”

  C。俄国十月革命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0.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1.中共三大正式决定

  A。不准与其它党派建立任何联系

  B。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C。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D。中国共产党集体加入国民党

  12.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最大的恶果是

  A。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实行长征

  B。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

  C。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了100%

  D。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13.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系统地解决了党的

  A。军事路线问题 B。组织路线问题

  C。政治路线问题 D。思想路线问题

  14.为适应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1935年12月,中共陕北瓦窑堡会议决定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

  A。“人民共和国” B。“民主共和国”

  C。“民主联合政府” D。“苏维埃共和国”

  15.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是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16.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以后,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开始推行

  A。片面抗战路线 B。积极防御的方针

  C。消极防御的方针 D。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

  17.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的口号是

  A。“帝国主义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D。“耕者有其田”

  18.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与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1952年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是

  A。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B。进行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发展生产力

  20.在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对抗性矛盾 D。主要矛盾

  二、多项选择题

  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A。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2.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

  A。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

  B。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但中国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

  C。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

  D。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的特征是

  A。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

  B。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始终不占地位

  C。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D。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有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

  5.《马关条约》签订后,日军遭到了黑旗军的英勇抗击,其领导人为

  A。刘永福 B。吴彭年

  C。杨泗洪 D。刘铭传

  6.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有

  A。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

  B。各级官吏在征收钱粮时往往浮收勒扣,横征暴敛,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

  C。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满汉民族矛盾

  7.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

  A。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B。农民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C。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D。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8.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其中维新派的局限性体现在

  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害怕人民群众 D。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9.辛亥革命前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的重大意义有

  A。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 B。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C。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D。暴露出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

  10.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主要表现在

  A。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B。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C。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D。军阀们为了实行专制统治,不惜投靠帝国主义

  11.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其中民主的含义有

  A。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

  B。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对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C。与封建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

  D。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12.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口号有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还我青岛” D。“反对华北自治”

  13.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主要进行的工作有

  A。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

  B。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C。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

  D。进行有关建党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14.参加中共一大的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有

  A。李达 B。毛泽东

  C。何叔衡 D。董必武

  15.国民革命失败后

  A。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中国迫切需要一个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中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

  D。中国革命形势处于不断高潮

  16.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的深远历史意义有

  A。它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有机地结合起来

  B。成功地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战略转变

  C。开始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D。它开辟了在革命低潮形势下重新聚集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17.抗日战争时期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关系是

  A。民族斗争高于阶级斗争 B。阶级斗争高于民族斗争

  C。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是统一的 D。阶级斗争以民族斗争的形式体现出来

  18.1946年1月10日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有

  A。国民党 B。共产党

  C。民主同盟 D。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

  19.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A。是指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

  B。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

  C。使国民党处于全民包围之中

  D。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

  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B。召集人民代表大会

  C。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D。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2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因为

  A。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B。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C。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

  D。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22.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

  A。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B。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C。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D。建立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改革

  2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结果是

  A。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B。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

  C。资本主义因素占主导地位 D。社会主义因素占主导地位

  25.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A。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制度

  B。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C。文化上发展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D。既有资本主义因素,又有社会主义因素,而后者占主导地位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任务是

  A。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

  B。动员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C。实行“一化三改”

  D。实行工业化

  27.195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A。提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B。确定了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C。制订了党在建国初期的战略策略方针,就是不要四面出击

  D。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2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形式有

  A。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B。有一定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D。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29.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处于领导地位,保证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主要是

  A。经济上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主导地位

  B。政治上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文化上无产阶级思想的指导地位

  D。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30.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物质基础、经济条件有

  A。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B。主要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确立

  C。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及现代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援助

  3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两者的关系是

  A。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

  B。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

  C。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D。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3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体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这是因为

  A。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

  C。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也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

  33.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具备的实现的可能性有

  A。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愈来愈不适应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C。土地改革完成后,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的需求,也难以避免农村的两极分化

  D。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榜样作用

  34.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

  A。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B。农业合作化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原则

  C。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35.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有

  A。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列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B。进一步巩固了工农业联盟,孤立了城市资产阶级,五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实现了由个体所有制向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

  D。使我国经济结构和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促进了整个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36.我国对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特点和经验有

  A。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

  B。创造了由手工业生产小组到供销合作化,再到生产合作化的逐步过渡形式

  C。通过耐心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办法,把手工业的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D。规定了手工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针,就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为服从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

  3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有

  A。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C。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D。“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38.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方针的重要意义在于

  A。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C。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知识和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D。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

  3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渡形式是国家资本主义,其中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包括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40.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历史经验主要有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C。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D。釆取暴力革命的手段

  41.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B。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D。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42.1957年4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提出这次整风运动的内容是

  A。反对贪污 B。反对官僚主义

  C。反对宗派主义 D。反对主观主义

  43.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其基本特点

  A。规模大

  B。公有化程度高

  C。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D。严重地脱离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44.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理论依据,即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A。对当时国内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

  B。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

  C。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产物

  D。是基本正确的

  4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有

  A。中国 B。印度

  C。缅甸 D。美国

  46.1956-1976年,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还是取得了重大的显著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

  A。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C。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D。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47.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A。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

  B。为冲破“两个凡是”禁锢,克服思想僵化状态,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C。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D。实际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三、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明确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材料2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请回答:

  (1)毛泽东对近代中国国情阐述及其重要性。

  (2)正确认识当今国情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重大意义?

  2.1940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集中全党智慧,深刻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各项政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前途等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和革命战争战略战术思想、革命根据地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形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论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

  3.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外国有过,中国不能有,…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请回答:

  (1)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而必然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4.1952年前后,毛泽东认为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过渡时期充满着矛盾和斗争,是变动很剧烈很深刻的时期。”把新民主主义社会当作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主张“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是不符合实际的。

  请回答:

  (1)为什么说“巩固新民主义的秩序”的主张是不符合当时实际的?

  (2)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5.薄一波指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毛,成于邓”。

  试述毛泽东在领导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及其重大理论意义。

  6.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

  阐述毛泽东建党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7.邓小平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请回答:

  (1)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2)怎样认识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重要性。

  (3)如何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4.C 5.A 6.B 7.B 8.A 9.D 10.B

  11.C 12.A 13.C 14.A 15.B 16.D 17.B 18.A 19.B 2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 3.AB 4.ABCD 5.ABC 6.ABC

  7.ABCD 8.ABC 9.ABC 10.ABCD 11.AB 12.ABC

  13.ABCD 14.BC 15.AC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 21.ABCD 22.ABCD 23.BC 24.ABD

  25.ABCD 26.AB 27.BC 28.AB 29.ABC 30.BC

  31.ABCD 32.ABCD 33.ABCD 34.ABCD 35.ABCD 36.ABCD

  37.ABC 38.ABC 39.ABC 40.ABC 41.ABCD 42.BCD

  43.AB 44.ABC 45.ABC 46.ABCD 47.ABCD

  三、分析题

  1.(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毛泽东从唯物史观出发,深刻分析这个社会的六个基本特点:

  第一,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第三,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和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第四,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破坏了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不仅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阻碍中国独立和发展的根本因素。第五,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中国革命的方式方法,制约着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是认识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制定革命路线和方针的基础。

  (2)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正是由于我党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一个科学认识与正确把握,我国才得以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社会主义中国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2.(1)背景: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阶段。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的反复比较,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和丰富实践,党的思想路线的端正与理论素养的提高,这些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成熟创造也有利条件。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毛泽东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批重要的理论著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作了系统的阐述。

  (2)内容:首先,毛泽东揭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原因。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民主革命,已经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其次,毛泽东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个体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上,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再次,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3)意义: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②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3.(1)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过多次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包括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龙其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中间路线,但是都失败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这是因为:

  ①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②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列强来中国只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它们自己的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③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持有中间路线想法的人们一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使他们只能在靠近共产党或靠近国民党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国民党当局不仅极度仇视中国共产党,而且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也充满敌意,不断以暴力对他们施行迫害。蒋介石不允许民盟这样的组织存在,使中间路线最后破灭。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占人类总数1/4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第二,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第三,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4.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制度;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发展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既有资本主义因素,又有社会主义因素,而其中社会主义因素,如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等占主导地位。这些因素的增长,加上有利的国际条件,决定了中国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

  (2)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以后,之所以要着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具备了以下条件:

  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这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因素。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资本主义经济与政府、国营经济和社会的矛盾及其发展, 1950年以后,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这就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在土改以后,许多地区的农民从发展生产的需要出发,已经在探索组织起来的各种途径,开始有了实行互助合作的实践。这也为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在这种条件下,1953-1956年经过三大社会主义改造,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5.(1)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在党内率先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率先示范,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作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

  (2)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主要有:①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②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新方针、新政策;③要造就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④走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农、轻、重三者的比例关系;⑤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种关系的思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经验;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等等。

  (3)这些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①它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和邓小平理论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思想源泉,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②它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③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过程中所表现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理论品格,对邓小平的成功探索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它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当然,这些成果还是初步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领导集体根据新时期、新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6.(1)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把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与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样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既广泛吸收了工人阶级以外的阶级、阶层中的革命分子入党,又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中国共产党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2)主要内容包括:①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②注重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③注重党的作风建设,概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并把这三大作风作为中共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④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创造了整风这种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形式,提出了“团结—批评—团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⑤新中国成立前后,又提出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反对官僚主义等。

  (3)毛泽东建党学说从实践和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党的建设是我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最主要法宝,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工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新时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7.(1) ①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率先提出了“马列主义中国化”这个重大命题,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要取得成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相结合,从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②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 ①“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问题上,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认为凡是毛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坚决维护;另一种是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②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怎样看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③邓小平在领导全党拨乱反正中,用极大的精力来解决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问题。在他的主持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3)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过去是、今天是、将来依然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将长期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职研究生
在线报名快速通道
*
  • 1分钟前刘同学138****2860已报名
  • 1分钟前董同学186****1187已报名
  • 2分钟前王同学131****2015已报名
  • 2分钟前高同学134****8850已报名
  • 2分钟前张同学133****4652已报名
  • 3分钟前梁同学134****1187已报名
  • 3分钟前李同学135****8607已报名
  • 3分钟前卢同学132****3867已报名
  • 4分钟前杨同学132****5667已报名
  • 4分钟前赵同学150****1120已报名
  • 5分钟前岳同学134****6652已报名

热门问答

北大在职历史学研究生怎么样

北京大学的历史学专业是中国最顶尖的历史学科研和教学机构之一,其在职研究生项目为广大学员提供...

历史学考研院校分数线排行榜什么时候公布

历史学考研院校分数线排行榜什么时候公布?根据小编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无法预测历史学考研院校分...

历史学考研院校难度排名一览

历史学考研院校难度排名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标准,而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学校整体排名、历史...

Copyright 1994-2024 北京中知易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在职研究生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56911号-31